一片位于浙江義烏的古墓葬群,近日因為金甬高速義烏段的施工而得以重見天日。有關專家從目前已出土的文物推斷,確定該墓葬群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
該墓葬群分布在浙江省義烏市觀音塘村一帶的一個名叫狗尾巴山的小山坡上。經過為期半個月的搶救性發掘和保護,目前工作人員已發現了5個墓穴。根據封門類型看,這5個墓葬分屬土墩墓和石床墩墓?脊刨Y料記載,吳越等地的土墩墓最早起源于夏商兩朝,并一直持續到戰國早期,隨著楚勢力的侵入,吳越一帶逐漸開始采用石床坑葬。此次出土的墓葬群恰好是中國古代吳越墓葬文化的典型代表。
于前天開始發掘的“03”號古墓長約5米,寬約3米,相當于墓碑的“封門”和人齊高,上面布滿了“銅銹”般的霉菌。在這座古墓里,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了3件保存完好的珍貴文物,其中一件是印紋陶罐,另兩件為原始青瓷碗。
令人稱奇的是:這些在地底下沉睡了近3000年的隨葬品竟仍完好保持著原有的光澤度。專家稱,這幾件出土的陶器和原始瓷器都達到了很高的工藝水平,特別是印紋陶罐,更是西周至春秋時期吳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考古專家同時表示,在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這些原始瓷器就像北方的青銅器一樣,是富貴人家的奢侈品,用這些器物作為陪葬,也說明了該古墓有很高的規格,墓葬主人擁有較為顯赫的身份地位。據了解,這樣完好而歷史悠久的文物在義烏尚屬首次發現。“這對研究義烏的歷史和先民的風俗習慣具有很高的考古和學術價值”,義烏市博物館館長吳高賓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294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