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宮殿,皇上住的地方,一般來說都是記者的禁地。不過清末民初時期,日本有一名記者乘亂跑進了沈陽故宮,拍到一批照片,倒是保留了不少這座清朝舊皇宮的遺影。這套照片,在日本1925年的一本舊攝影雜志中被偶然看到,覺得頗有歷史價值 -- 畢竟,那時候我們沒給這座建筑留下多少照片,這應該是不可多得的歷史遺跡。
從日文說明中看到,這是一頭動物標本,長兩百五十五公分,旁邊還有一頭更大的,長兩百六十二公分,推測活著的時候兩獸體重都超過千斤。
清寧宮怪獸照片
從沈陽故宮的地圖上看,的確有清寧宮其地,由此可見日本記者的記錄并非忽悠
6月11日,兩張已有百年的特大熊皮懸掛在沈陽故宮的鎮殿熊館,吸引了不少游客觀看。這兩只熊一雌一雄,據說,它們生前因護駕有功被皇太極封為“鎮殿侯”。二熊死后,又被制成模型,陳列在金銀庫內,為皇上看守金銀珠寶。
宮中展出熊皮照片
這兩張熊皮巨大,雄的高度為2.45米,寬為2.03米;雌的高度為2.47米,寬為1.05米。盡管隨著歲月變遷,熊皮黑色的毛發已慢慢脫落變成棕黃色,但從這魁梧的身材和兇煞的面孔,仍然可以看出當時“鎮殿侯”的風采。“這么大的一張熊皮,我可頭一回看到。”游客們都是一邊看一邊驚嘆,據展館的工作人員介紹,每一只熊的重量都在千斤以上,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東北黑熊。
這熊皮到底啥來頭?流傳最廣的一段民間傳說是,兩只熊被馴養在盛京皇宮,因為力大無窮,又通靈性,皇太極用這兩只熊協助侍衛守護大清門。一次,皇太極在經 過大清門的時候,遭刺客襲擊,這時二熊撲上前去奮力將刺客撲倒,救了皇太極一命。
為了感激它們的救命之恩,皇太極封二熊為“鎮殿侯”。熊死后,又將它們的 遺體制成模型陳列在金銀庫內,要二熊繼續在此守護。根據這個傳說,在沈陽故宮博物院剛剛建立的時候,兩張熊皮被放在大清門陳列展覽,它們 “盡職盡責”,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南美洲怪獸
看照片象(除了已經從標本變成了熊皮),尺寸也象,這條報道基本解開了日本記者舊照片中怪獸的謎團,不過,依然存在一些疑問 –
現在清寧宮照片
首先,報道中稱這種熊為“東北黑熊”,這是“亞洲黑熊”的別稱,根據互動百科提供的資料,亞洲黑熊體長1.6米左右,體重一般不超過200公斤,怎么會長成500公斤(千斤)的巨獸呢?
要知道,哺乳動物于爬行動物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體內有了控制體型大小的基因,不會像恐龍一樣越老個兒越大,對自己的身體一 點兒沒譜。東北古代有過能吃東北虎的巨虎,保不齊,就有某種身高兩米半,體重千斤的史前大熊一直生長到清代呢,對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570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