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生資源 合作學習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6A-0021-01
學生在探索發現新問題,獲得新知識和新經驗時,教師要善于利用情感資源、生成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利用學生資源,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釋放學生的潛能,充分挖掘知識內涵,讓關鍵知識點得以拓展延伸。在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全面發展能力的同時,發揮合作學習的價值,不斷追求和發展創新的課堂。
一、利用經驗資源,激發合作興趣
經驗是學生學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是保證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條件。數學學習就是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研究和發現新問題,獲得新知識和新經驗的探索過程。在新知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而且要有效地利用這些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思維,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是學生在已經掌握其他平面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學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利用剪拼的方法,把它們剪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這兩種最基本的圖形,再利用已知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設計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來激活學生利用剪拼的方法把圓轉化成其他圖形。問題一出,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如把圓剪成n等份的小扇形,再把它們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或近似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梯形等,課堂上學生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將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再利用學過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在進一步詮釋和應用經驗的同時,不但激發了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二、注重生成資源,釋放學生潛能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生生互動或師生互動都容易產生生成性資源,教師應及時捕捉、及時采擷,科學地利用好生成性資源,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釋放學生的潛能,讓知識得以拓展延伸。這樣學生就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精彩,體驗成功的快樂。
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在合作學習這一環節,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選一個圖形(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圓形紙片)來折一折、涂一涂,互相說出你折的是幾分之一,并觀察組內的圖形,看看有什么發現。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會折、會涂、會用1/2、1/4、1/6、1/9等這些分母是雙數的幾分之一來表示,同時,有的組也折出了分母是單數的分數,但結果卻折錯了。教師及時利用這一錯誤資源引導學生觀察所折的圖形,發現分母是雙數的分數是把圖形平均分成雙數份,而分母是單數的分數是把圖形平均分成單數份,分母是單數的分數的折法與分母是雙數的分數的折法是有區別的。此外,教師及時采擷利用學生在折紙過程中生成的資源(如有的學生把圖形平均分成16份,涂了其中的5份,學生用1/16表示等),引導學生質疑、解疑,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內涵,同時將知識點幾分之一延伸到幾分之幾。此外,如果教師平時教會學生在合作學習時認真觀察、學會質疑、解疑,同時教師善于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給學生釋放潛能的空間,學生就會發現分母是雙數的分數與分母是單數的分數在折法上是有區別的。這樣,學生不僅認識、理解了幾分之一,而且還延伸擴展到了幾分之幾。
三、利用情感資源,培養團隊意識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員之間的互相關照、團結協作、互相激勵等都是十分寶貴的學習資源。教師善于利用學生的情感因素,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調動學生的內驅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知識、整理知識的能力。
如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教師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情感因素,提出開放性問題:你能采用什么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的欲望,激活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在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時,學生會自發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主動探索更多的解題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雞兔同籠”的解題方法有假設法、表格法、畫圖法和抬腳法等,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情感資源,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充滿自信與幸福感。由于潛移默化的作用,組內成員之間也懂得彼此關照、欣賞,團隊意識也逐漸增強。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資源無處不在,教師要善于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讓這些資源變成學生發展的正能量,成為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不斷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促進高效課堂的生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1174452.html
相關閱讀:7技巧提高你的學習效率
想象力是認識的翅膀
論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的策略
想象力的培養
提高學習效率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