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分、分、分,的命根。”不但如此,還是父母的命根。每次考完,只要成績有一點不盡人意,面對的都是無盡的嘮叨:
“把成績單給我拿出來……就考這成績呀!我看你越來越沒出息!”
“你上次都比這次分數高,我看你越活越抽抽兒!”
“從明天開始,你不許玩兒,只能給我好好念書,什么時候分數上去了,什么時候再玩兒 學習方法指導。”除此之外,還有正顏厲色連訓帶罵的,甚至還有拳腳相加的。
其實,哪個學生不想考好分數!只是有時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什么地方,怎樣做才能學得好。分數是狀況的一種重要反映,所以要想考得好成績,就一定要學會分析自己的狀況。
學會分析自己的學習水平
任何一門功課都有三個層面的水平——基礎、基本概念(詞語、定義、定理、公式、基本觀點等)掌握的水平;基本技能水平(運用基礎,基本概念解決基本問題的水平);綜合技能水平(解決比較復雜問題的綜合)。通過考子和平常的作業,可以分析出這三個層面水平的情況。哪方面差,重點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學會分析自己的非因素
學習成績與非智力因素關系密切,有些同學學習成績上不去,有的是學習問題,有的是學習習慣問題,有的是意志品質問題,有的是情緒問題,有的是責任心問題。應該具體分析,找準原因。
學會分析自己的
有的同學成績總在某一水平上,難以突破,學習態度、習慣也較好,這往往是學習方法問題。應該一科一科地分析學習方法存在什么問題,采取改進措施。
學會分析自己的智力因素
成績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每個同學的觀察力、力、力、力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有的力強而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力弱。這就需要從孩子實際出發仔細分析,哪方面能力弱,應優先訓練哪方面的能力,促進你智力的全面發展。
學會分析與的關系
與老師的感情如何,對學習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很多同學擔心與老師交流“老師不喜歡我”、“怕同學們說我拍馬屁”、“老師太嚴肅了”所以對老師也就敬而遠之,這對學習其實是及其不利的。“我喜歡這位老師,所以我喜歡他(她)教的這門課。”這是學生最普遍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31282.html
相關閱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如何端正學習態度
學習動力之二:改變貧窮的愿望
讓高中生出類拔萃的十大學習習慣
初中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