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家長期望高孩子壓力大 提倡好習慣也要把握“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習規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說到孩子的壓力,首先想到的是學校里被升學壓力推著前進的孩子。相對的,學齡前兒童就沒有壓力嗎?答案是否定的。學齡前兒童同樣承受著各種壓力。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賈艷濱認為,在孩子的認知里,吃喝玩樂就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如果他們產生了壓力,這無疑是來自于外界,其中,最主要的是來自于父母。

父母把自己的壓力傳給孩子

現在的輕父母無一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努力秉承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讓孩子從小就上各種輔導班。對孩子過高的期望,讓孩子過小過早地背負“重擔”而產生一種“喘不過氣”的壓力。這其實是家長的壓力,像杠桿一樣傳遞給了孩子。

過早給予孩子太多壓力,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問題。賈艷濱表示,近些兒童抑郁癥的發病率較以往有所增加。“要減輕孩子的壓力,首先要減輕父母的壓力。家長要弄清楚孩子的能力,制定適合的學習方式。”家長要幫助孩子在學習和玩樂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玩好,也要學好,學前兒童的學習應該在娛樂中完成的。

提倡好習慣也要把握“度”

“飯前飯后要洗手”、“玩具玩完要放好”……對于孩子好習慣的養成,家長從來是不遺余力的。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也要把握“度”,在教給孩子生活的基本原則和要求時,千萬不要在一些細節上太過吹毛求疵。賈艷濱表示,這種特別“規范化的兒童”、“完美兒童”都是強迫性人格的潛在人群。在家長的嚴格要求所造成的壓力之下,孩子從小被許多條條框框束縛著,循規蹈矩,成長后將演變成自我的壓抑與束縛。

孩子犯錯,批評以說理為主

孩子總是避免不了犯錯,如果家長責罰太過嚴厲,也可能造成孩子產生心理問題。“如果一個孩子因為沒鎖好門而導致家里被盜,父母的責罰非常嚴厲,很可能造成孩子在下一次鎖門的時候反復檢查是否鎖好,避免再被懲罰,這是一種強迫自己更好地做好事情以避免懲罰的意識起作用。”生活在過多的責罰的家庭環境下,孩子沒有壓力才怪。

但家長不禁要問,孩子犯錯誤了怎么辦?犯錯誤了肯定要指出來,家長如果以孩子犯錯為由,發泄自己的煩惱、怨氣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應以講道理為主,讓孩子意識到錯誤所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329605.html

相關閱讀:如何端正學習態度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初中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中國教育在線
學習動力之二:改變貧窮的愿望
讓高中生出類拔萃的十大學習習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