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每年都同時開五六門課到七八門課。如果各門課程同時進行預習,肯定會出現時間不夠、預習質量難以保證的矛盾。因此,預習前必須解決好選擇預習課目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要點是一定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同學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需要預習。干政同學是13歲初中畢業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16歲時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取赴美物理學研究生,后獲理學博士學位。
干政主要選擇及時預習和學期預習兩種方法。每逢寒暑假,小干總要考慮一下下學期要上哪些新課,然后選擇一門進行預習。有一年寒假,他選擇預習課目時,發現新開了好幾門課,有《特殊函數》、《量子力學》等等。他聽說這兩門課都很重要,可是寒假時間短,只能選擇一門預習,選擇哪一門呢 時間管理?小干思索起來。干政將《特殊函數》和《量子力學》這兩門課程的內容作了比較,發現《特殊函數》內容繁多,必須靠記憶,《量子力學》概念多,主要靠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力強,記憶力弱。再看看課表安排,《特殊函數》的課時都排在后半學期。根據自己的經驗,一個學期中前半期學習效率比較高,后半學期一般都是學習時間比較緊,加上面臨考試,各科都要牽扯精力。比較之后,干政決定利用寒假時間預習《特殊函數》。事實證明干政的選擇是正確的。由于提前預習了《特殊函數》并做了部分習題,所以聽課的時候對復雜的推導并不感到難,課后也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復習。難點攻破了,不僅《特殊函數》學得較好,學習其他課程的精力和時間也都有了保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88175.html
相關閱讀:課前預習能力培養
正確預習的具體要求
上課前,先預習_課前預習
初中生暑假“預習”的技巧和境界
小學語文應該怎么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