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學習-談學習力
自學主要包括獨立閱讀、獨立思考、自我組織、自我檢查和自我監督,以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成人學生大多邊工作邊學習,想提高學習效果,更要重視提高自學能力。我認為,提高自學能力關鍵在“四會”。
會獨立讀書。清代學者阮元說“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讀書也!”閱讀教材就需要這種“十目”精神,細細地讀、慢慢地品。一本教材在未讀之前,很多學生感覺它很“厚”,開始預習閱讀教材時,先不求完全理解,而是直接根據目錄和提示,調動已有的知識,對書中的每個重點、論點或問題做認真思考、比較和分析,看它們之間有何異同,在每頁中添加注釋,補充材料。學生要學會從無疑處尋有疑,再從有疑中去釋疑,最后達到疑問全部消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對各章節都做了深入研讀,抓住全書精神實質,就會感到“厚”書變“薄”了。對書的內容理解得越透徹,越會覺得書“薄”。當然,學習的內容并未變少,而是把知識消化了,使讀書過程成為獨立思考、鉆研問題過程。
馮友蘭先生說過,讀書要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有的學生在考試前要求老師指出章節重點,這其實是還沒有消化學習內容的表現?坷蠋熤赋鰧W習重點不是學習的好方法,要靠自己讀書思考來悟出重點。
會錯中取勝。有的同學在自學過程中,認知程度和思維角度與學科概念、原理有偏差,導致結論、結果錯誤,會產生較嚴重的挫敗感。這時我們要研究錯誤的原因,調整思維角度、解題步驟或行動對策。在糾正、調整錯誤的過程中去領悟學科真諦。這種認知獲取的過程,對大腦皮層的刺激會很強烈,從而使知識掌握程度更牢固、更持久。
會自選課題。運動員在進行體育比賽時,有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之分,而自選動作就是發揮自身優勢。在研究型、探索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掌握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就如同運動員完成規定動作,要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工作經歷和研究興趣,運用所學的知識對自選課題進行研究分析,這是專業學習中進行深層次擴展和訓練的過程,就好比運動員的自選動作。
會自我評價。評價的目的在于掌握學習狀態,激勵學習熱情。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評價體系,教師的評價往往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在成人教育中,提倡評價主體和方式多樣化,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只有把學生自評、同學間的互評、教師的講評結合起來,才能準確把握學習狀態。完成練習或回答問題后,想想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培養自我檢驗、自我調控意識。自我評價過程,既是知識的再現過程,又是對自身能力和方法進行反省、重新認識的過程。(北京電大經濟教學部副教授李一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9228.html
相關閱讀:三種學習技能!
聽課筆記技能的一般技巧
如何提高你的解題能力
提高學習能力的三種訓練
用音樂提高您的學習與記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