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說的是預習的一般方法,各門功課都可采用。但是,各門課程都有各自的特點和規律,因而預習方法也不盡相同。若是在預習前就把握住課程特點,那么預習的效率也就會大大提高。
我們先講一下語文課應該怎么樣預習。
語文課多是由一篇一篇內容上不相關聯的文章組成,它的知識的連續性主要表現在字、詞、句的含義和語法上。語文課的目的,一是學習祖國的語言,二是訓練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從這些特點出發,語文課采用及時預習的方法比較好。
(1)通讀課文
課文一定要通讀,而且應該朗讀。朗讀不僅訓練自己的發音,還可以通過語氣的變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過好字詞關
讀課文的時候,把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易理解的句子勾畫出來。書上沒有注解的字詞,可查一查字典、詞典,特別是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要搞清楚。比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這樣一句話:“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是不確定的意思,“確鑿”是非常確實的意思,魯迅先生為什么要把這兩個詞連在一起用呢?找一找參考書,看看是怎樣解釋的,如果找不到參考書,就用彩筆標畫出來,以便講這部分時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解釋的。
(3)初步分析課文
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識別層次與段落。遇到寫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獨特見解的地方,也可在課文邊作上符號,老師講到此處時就格外注意一下。
(4)歸納中心思想
用筆把歸納的內容記下來。上課的時候,和老師概括的中心思想相對照。
經過上面四步,找準了自己聽課時的重點、疑點和難點,一篇課文的預習就基本解決了。總之,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在預習過程中要注意思考。
復習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94728.html
相關閱讀:正確預習的具體要求
小學語文應該怎么預習
課前預習能力培養
上課前,先預習_課前預習
初中生暑假“預習”的技巧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