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一次考試,為了在中考中拿到高分,初三生應如何制訂很好的復習方式呢?在接下來的國慶長假期間,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非常的重要,在國慶長假期間要養成固定時間內復習固定內容的習慣。有關資料表明:一個人確實存在著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內,做某一類事情可獲得最佳效果的生理、心理規律,這就是人體生物鐘現象,這一規律運用到復習上就要求養成固定時間內復習固定內容的習慣,比如早上和晚上8-9點鐘,記憶力強,可安排復習英語、語文、政治、歷史;下午演算和抽象思維能力較強,可安排復習數理化三科。這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一到這時間,心理上就會做好準備,復習的效率就高。
國慶在家復習時要做到“五到”。即復習時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尤其以心到最為重要,通過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記憶的效率就高。有研究表明,光看只能獲取知識的20%,光聽只能獲得知識的15%,如果眼看、耳聽、手寫、腦思同時并用,則可獲取知識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復習效率、增強記憶能力的關鍵所在,一定要養成全身心投入學習的習慣。我有一個體會,把各科基礎知識自讀自錄在磁帶上,速度不要太快,然后在錄音機里放出來,邊聽,邊記,邊寫,這對復習側重記憶的學科來說,效果真是好極了。
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復習。大量的實踐證明,理解后的知識易記難忘。可見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要復習好功課,必須先得把知識消化了才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做到:
(1)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2)積極思考;
(3)有疑必問,當天的疑難當天解決,決不拖到第二天;
要經常復習,復習的次數要先密后疏。剛學過的知識遺忘得又快又多,所以,復習的次數相對要多一些,間隔的時間也相對要短一些,即是說要經常復習,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加深,每次復習的間隔時間也可越來越長,到了一定的時候,知識就能牢固記憶,不復習也不會忘記了。
國慶長假期間,要“趁熱打鐵”,抓緊時間及時復習、鞏固,才能不斷強化已經建立起來的神經聯系。因此,當天課堂上學過的新知識,除了該堂課上學過的新知識,當天課后還要及時再復習,絕不能只把老師布置的書寫作業做完了事,應看看書,理一理知識的脈絡,該背的要背,該寫的要寫,該想的要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uexijihua/1292405.html
相關閱讀:初中開學學習計劃
初三2016新學期學習計劃范文
中考生備考計劃:4月份仔細閱讀報考指南
初三考生如何制定寒假學習計劃
初中學習計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