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應試“三部曲”扼殺小學生寫作能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學作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能幫忙給孩子寫篇范文嗎?”“哪兒有好的小學生作文可以參考?”……隨著一年一度的小學畢業考核的臨近,如今,給孩子找作文成了許多小學畢業生家長的“頭等大事”,而據了解,家長們尋找的作文題目全都是學校老師押題的結果。老師押題,家長找范文,學生“套”作文,幾乎成了小學畢業作文考核的“三部曲”。令人擔憂的是:這樣寫出的作文真能稱為好作文嗎?如此應試,會不會毀了孩子的寫作興趣?

 

找范文愁壞畢業班家長

 

李女士的女兒今年小學畢業。從3月份開始,她和丈夫就不停按照老師布置的幾個題目給孩子找作文。“雖說我們都是碩士學歷,但要按照六年級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寫作文,我們根本寫不了。”于是,夫妻倆又是上網搜,又是拜托朋友寫,作文選更是看了好幾本,終于按照老師的要求給孩子預備出了幾篇所謂的“范文”?衫钆啃睦镞是沒底:這樣生搬硬套的“范文”真能得高分嗎?要是考核時不考老師給的這幾個題目,孩子一點準備都沒有,到時候寫個亂七八糟怎么辦?

 

據了解,像李女士這樣,為給孩子找作文到處奔波,甚至托關系找人寫范文的經歷,幾乎所有的小學畢業生家長都經歷過。“都恨不得找馮驥才、賈平凹來給孩子準備范文了!”雖是玩笑話,但采訪中一位姓王的家長卻道出了家長們給孩子找作文的辛苦。

 

作文題老師都能押中

 

“這學期一開學,老師就開始布置作文題目了,什么關于親情的、成功的,讓家長去準備這方面的作文。這些題目都是老師押的題,家長哪敢不認真準備,每一個題目都找了好幾篇,好讓孩子將來在考場上看到類似的題目能往里套。”家長武女士說,盡管不知道這些題目到底有沒有用,但抱著“準備總比不準備好”的想法,她還是千方百計地給孩子找符合要求的作文。而家住紅橋區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孩子的老師讓家長準備四個題目的作文。后來,他向同事、同學們打聽了一下,區里其他學校的孩子差不多準備的都是這幾個題目。“我想,如果幾乎區里所有老師都押同類的題目,應該還是比較準的。”

 

老師有何神通能押題?押的題是否準確?為何一個區的語文老師押的題目都差不多?據和平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語文教師介紹,其實押題的老師并非有什么神通,而是區里的教研員在給各學校開會時都會透露些相關信息,老師們據此便能總結出作文考核的題目。這位老師告訴記者,小學畢業考核的作文其實并不難,內容無外乎是記人、記事。因為小學畢業考核不是選拔性的,所以學生的成績都不會太差,尤其是作文。只要考前找好范文,再經過老師修改,考核時學生只要“照貓畫虎”往里套,幾乎都能達到A類作文的標準。對一些平時寫作不太好的同學來說,這招還是挺管用的。

 

套范文學生不會寫作文了

 

家長武女士說,她的孩子以前作文寫得挺好,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在班里宣讀,孩子對寫作也很有興趣。但自從上了六年級,孩子就很少寫這樣的作文了,平時寫的作文全是向畢業考核要求的方向靠。后來,孩子干脆就不自己寫作文了,拿過一個題目就往找好的范文上套,或者把自己四五年級時寫的作文再翻出來往上套。前不久,孩子考試完回家告訴她,這次的作文題目自己沒見過,不知道怎么寫,于是就編了400字。這讓武女士非常苦惱:好作文看了不少,也背了不少,可孩子現在看到陌生題目卻不會寫作文了!某市重點中學的教務主任也表示,如今,很多小學畢業生都不會寫作文,寫出的東西沒有真情實感,全是套話空話,上中學以后都得重新學寫作文。

 

“孩子學了好幾年,最后還是寫不了什么東西,這是很值得反思的事情。”長期從事語文教學的張老師向記者講述了他曾經歷的一件事。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因為要評選先進,找他幫忙向報社和雜志社推薦發表文章。結果,孩子送來的幾篇高分作文全被編輯“斃了”。“編輯告訴我,孩子的作文全是套話,跟八股文似的,也沒什么重點,就是文筆還不錯,用了些修辭手段和成語,如果發表就得改得面目全非。”張老師無奈地說,“六年級學生的作文,大多看起來像一個模子里做出來的,上來非得‘無病呻吟’幾句,然后才能切入正題。文章內容大多很空洞,缺乏真情實感。說實話,真不如三四年級學生的作文鮮活。”

 

應試捷徑成公開秘密教師不敢讓學生發揮

 

據記者調查,小學畢業考核作文如此“應試”是在2000年以后愈演愈烈的。“1996年,我帶六年級畢業班的時候,好多孩子都還是自己寫作文,靠臨場發揮。那時雖然也有老師私下摸到區里出題的一些規律,讓孩子提前準備,但情況并沒有這么嚴重。”一位語文教師告訴記者,“現在,老師給孩子和家長出題目,家長和孩子按題目找范文,或者自己提前寫范文讓老師幫忙修改,然后把范文背下來,到考場上直接套。這種做法已經是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公開的秘密了,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這么操作。”

 

盡管小學畢業考核作文成了八股文,盡管老師、家長對此都頗有怨言,但要改變這種情況卻并不容易。很多小學語文老師表示,老師們也知道,這種生搬硬套地應試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甚至還會限制學生的想象空間,扼殺學生的創作興趣,但畢竟考核還是有成績要求的。而且,現在很多學生平時都忙著上課和參加各種培訓班,缺乏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積累,如果老師考前不布置、不輔導,放手讓學生自己臨場發揮,成績如何就很難講了。

 

畢業年級教學“轉型” 應試作文缺乏科學性

 

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艾津表示,老師押題,家長找范文,學生“套”作文現象的存在,從小學語文教育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不科學的。

 

艾主任說,實施新課改后,本市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按照新課程的教法對學生進行寫作的訓練,鼓勵學生們寫自己想寫的、熟悉的人和事,但到了六年級,作文的訓練方向和指導思想就開始變為“應試”型了。雖然,這種臨陣磨槍似的應試教育在其他學科也存在,但在作文方面它體現得最為明顯。因為,小學畢業考核的作文都是記敘文,題目的范圍很窄,就是寫人、記事、寫物,這些都是很“客觀”的,只需要非常規范地寫出來而不需要太多的主觀發揮,所以比較容易提前布置和準備。

 

寫作文不該千篇一律 好作文最重語言內容

 

河西區教研室一位常年研究語文教學,并參與評閱試卷的教研員指出,從以往小學畢業生寫的作文來看,大家普遍較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生搬硬套,與真實生活脫節,這往往會弄巧成拙。而且,許多同學的作文開頭和結尾雷同,甚至部分作文的內容也很相近。

 

這位教研員建議正在準備小學畢業考核作文的同學們:其實對于小學生作文的要求并不高,主要就是語言、內容和結構。其中,語言是最主要的,好的作文語言首先應該做到文通字順,再就是準確并富有兒童情趣,而最忌諱的就是成人化語言和片面追求語言的華麗。在此基礎上,小學生可以在選材上多下些工夫,平時可以多留意生活中的小事、趣事、新鮮事,為日后寫作積累素材。

 

從老師和家長的角度來說,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水平,應該把精力放在啟發孩子回顧生活,以及幫助孩子挖掘生活細節,從中發現積累寫作素材等方面,而不是生搬硬套地給孩子找所謂的“范文”“框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xzw/16934.html

相關閱讀: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300字
回憶500字
在夢想中飛翔
讀了《夢想的力量》有感350字
將來的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