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又一批踏入XX集團大門的大學生,不由得思緒萬千,勾起了我腦海中沉封多年的家族高考往事。
上世紀60年代初,大伯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學習成績在省重點高中名列前茅,十里八鄉沒有能趕上他的。考上大學、跳出農門、吃上“皇糧”,是大伯夢寐以求的夙愿,也是整個家族的期盼。不知什么緣故,這個座落在古絲綢之路上,名叫“官路”的村落,自清兵入關后,就再也沒有“出產”什么達官貴人。
不信邪的大伯刻苦學習,非要在這個幾千人的村子里弄出點動靜——考上大學,出人頭地?赡苁撬拿缓,生不逢時,上高二時,一大家人的吃飯成了大問題。奶奶愁得頭發白了好多,不得已將小叔送給山里人換糧食。大伯當時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這種情況,起早貪黑,打柴送到城里給自己掙學費。然而,他終是沒有抗過自己的命。到了下學期,奶奶實在是拿不出學費和干糧供他念書了。大伯的夢破了、心也碎了,含恨輟學,一氣之下到鄰村一大戶人家當了上門女婿,并改姓換名,很少與家族人往來。這成了奶奶最大的一塊心病,臨終了還念著大伯的小名,覺得對不住他。
重新恢復高考制度以后,村里每一屆都有學習較好的年輕人沖刺,可最終沒有一個拿到錄取通知書。這時,村里的迷信思想開始抬頭,有的認為村里的墳地風水不好,有的認為村頭少了一座廟宇。看著鄰村的一些青年考上大學,官路村的人越來越沉不住氣了。
終于,也不知是老天開恩,還是別的什么原因,這個沉寂了幾百年的村落又開始沸騰起來。我的班主任告訴鄉親們,“這小子希望很大”。
一向不信鬼神的父母也坐不住了。在我高考前夕,母親不知從哪弄來了菩薩像,天天晚上拜。高考之后分數沒出來前,我對自己也沒抱什么希望,認為以前比自己學習好的人大有人在,加之有“官路村青年逢考不中”的怪圈,對考試成績也就不怎么當回事。反而是母親一天到晚坐立不安,比我還著急。公布成績那天,母親早早就做好飯,催我去學校看成績。
剛出村口,我和同村的同學就看到有一家出殯,當時心里就“拔涼、拔涼的”,不想去了。同學問為什么,“這不明擺著嗎!‘死翹翹’了,去了也白去!苯K究沒拗過同學,拖著沉重的腳步恍恍惚惚到了學校!600分,超過本科線二十幾分,考中了!蔽姨似饋怼1998年,官路村有了第一位應屆大學生。
這下,全村沸騰了。村長下令,村里出錢,包電影放映3天。從此以后,“官路村青年逢考不中”的迷信思想沒了“市場”。大家把精力更多地放到了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上,沒人再提遷墳、修廟的事。臨上學走時,我特意到奶奶的墳前,給她磕了3個“響頭”,告慰老人家的在天之靈。
父母從此成了村里的名人,村里有大事吃飯時,都和村長一桌。家里經常還要搭上煙或飯接待前來咨詢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來者不拒。每到這時,他們就成了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只是村長“慘了”,當年“牛皮吹大了”,說只要誰家出了大學生,就掏錢放電影。結果,村民后來年年都有好幾場電影看。母親現在依然很“迷信”,時不時還要拜一拜,當然墻上早換成了偉人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xzw/20978.html
相關閱讀: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300字
在夢想中飛翔
讀了《夢想的力量》有感350字
回憶500字
將來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