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神奇的飯菜
設計意圖:
“老師,我不吃青菜湯!薄袄蠋熚也怀载i肝。”“老師我飯吃不下了。”每天中午進餐的時候都有好多小朋友偏食、挑食、浪費飯菜,讓我非常頭疼,為了改變這樣的現象,我和搭班老師想了好多辦法卻沒什么效果,F在的孩子比較任性,在家里一日三餐不好好吃,肚子餓了就吃些父母提供的牛奶、漢堡等之類的重口味零食,對新鮮的葷菜、蔬菜甚至大米飯一點興趣都沒有。最近我們學習的弟子規內容“對飲食,勿揀擇。”也教育孩子們不挑食。為此,我萌生了設計此教案的想法。
活動目標:
1.感受農民伯伯種地的艱辛
2.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及奇妙之處。
3.理解“對飲食,勿揀擇”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幼兒中午進餐時的視頻。
2.農民伯伯辛苦拋秧、施肥、收稻子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幼兒中午進餐時的視頻。
師:你們在干什么呀?(吃飯)樂樂寶寶在干媽呀?(把碗里的菜用勺子挑進中間的空碗里)文文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把湯倒了。)薛園杰寶寶倒了好多飯等。
師:你們喜歡這些孩子嗎?(不喜歡)為什么呢?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討論,根據討論情況進行小結。
二、播放農民伯伯種田、種菜的課件。
1.點擊出示爺爺奶奶在田里拋秧、施肥的圖片。
師:寶寶們,這些爺爺奶奶在干什么呀?(把綠的秧苗扔在田里)太陽可好了,爺爺奶奶都在流汗呢!真辛苦。這些小秧苗也很聽話,爺爺奶奶隨手一扔它們就會站在秧田里。
師:這位奶奶在干什么呢?(把白色的粉末灑在田里。)這是肥料,可以讓秧苗越長越大。
2.點擊出示收割機收割稻子的圖片。
師:這些叔叔在忙著收稻子呢,也很辛苦,收好后還要用很大的力氣把稻子運回家。
3.點擊出示稻子變成米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些稻子經過機器的加工變成了米,我們吃的大米飯就是這樣來的。
4.點擊出示農家長的各種蔬菜圖片。
師:寶寶們認識這些蔬菜嗎?(有韭菜、芹菜、大蒜、蔥、黃瓜、豇豆、青菜等。)這些蔬菜都是你們爺爺奶奶通過播種、澆水、施肥后慢慢長出來的,它們有不同的營養。
5.點擊對圖片內容進行總結。
師:你們的爺爺奶奶在家里種田種菜非常辛苦,我們寶寶不能挑食,米飯、蔬菜都有豐富的營養,寶寶們吃了身體好,會長得高高的,變得越來越聰明。
三、引出《弟子規》內容。
吃飯不挑食,我們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對飲食、勿揀擇。”
通過集體、分組等形式讓幼兒吟誦。
活動延伸:
1.家園配合。家長在家也要鼓勵督促孩子平時吃飯吃菜不挑食。
2.發放《飲食評價表》
活動反思:
孩子們挑食的現象是相當嚴重的,造成挑食的原因我認為家長的責任最大,他們平時經常買些洋快餐給孩子吃,讓孩子對正式的餐點沒有胃口,不想吃的時候家長就由著他們,時間久了孩子們就養成了挑食的不良習慣。通過視頻及圖片的呈現,孩子們能直接感受到爺爺奶奶的辛苦,感受到了植物生長的奇妙,感受到浪費食物的不對。起初他們會帶著好奇的心態去吃,漸漸地就會吃到飯菜的香味,感受到他們的營養價值了。
附《弟子規》內容:
對飲食,勿揀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96553.html
相關閱讀:小班健康教案:白牙與黑牙
小班上學期健康活動??我會堅持
科學、健康活動《能干的小手》(小班)
小班健康:小螞蟻撿樹
小班健康活動:我不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