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今天不再回老家。
因為今天上班,因為天氣嚴寒,特別是今天的風比較大。
早晨醒來,聽著外邊的鞭炮聲,想起了童年時元宵節的朝朝暮暮,想起了年邁的父母,竟迫切有了回家的沖動。
決定,還是回家。 騎車回家,與父母一起過元宵節。
沒想到街上的人如此多,到處堵車;沒想到田野里的風這么厲害,頂風行走,歷盡艱難。
15華里的路程,騎車60分鐘,每四分鐘行走500米。
在北風中,我的思維在飛散,對“什么是家”進行了漫無邊際的思考。
年少時,父母是家。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溫馨的家。貧困的生活,簡陋的住宿,簡單的飯食,都抵不住對家的向往。 “父母是家”、“爹娘是家”的觀念要持續很久很久……
中年時,妻子是家。 妻子在哪里,哪里才有溫暖。幾年前的一個元宵節,妻子和女兒外出,我自己在家,幾乎在沙發上躺了一天。連續幾天,屋子里空蕩蕩的,毫無生氣。
老年時,孩子是家。 年齡大了,生存能力差了。兒女是寄托,兒女在的地方才感到依靠。俗話說“葉落歸根”,根在哪里?就是子女的身邊。
我的思緒在繼續飛揚……
早過不惑之年,仍常常有回家見父母的沖動。
父母已經年屆八十,年老體邁,總感到自己在身邊盡孝太少。
有爹娘的地方才是家。 寒冷,簡陋,粗糙的飯食,與親情相比,都是不值一提。
回家,與父母過元宵節!
想起剛剛看過的一篇文章,名字叫《乞丐風雪奔年飯》,在文章的最后,有這樣一段話:“乞丐尚知風雪奔年飯,我們何不;丶铱纯矗磕抢锟赡懿桓辉,但那里溫暖;那里可能不繁華,但那是源頭。如果說我們是漂泊的船只,家就是溫暖的岸灘;我們是無根的浮萍,家就是平靜的湖面。家會給我們撫慰,給我們歸屬感,而我們給了家多少牽念?”
回家,與父母過元宵節!
今年的元宵節,路途倍感艱辛,卻份外欣然!
幼兒園迎新年活動策劃
教學反思:《快樂的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47921.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托班元旦教案:寶寶過新年
新年禮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小班節日教案:做元宵
大班綜合:新年舞會
中班民族節日教案: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