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本次活動的音樂選擇比較好。本次活動選取的音樂旋律活潑、歡快,帶有西部牛仔的風格,節奏的變化比較明顯,很適合大班幼兒學習。而老師在教學中非常有激情,也非常的投入,營造了歡快的氛圍。
其次,我認為活動環節的設計層層遞進,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都知道集體舞教學中,幼兒特別容易興奮,因此教學中的常規是很難把握的,而且集體舞教學中有些動作比較難于掌握。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巧妙地設計,將動作逐步分解,層層遞進,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激發幼兒的興趣。比如教師先讓幼兒圍著大圓圈坐下來,學習手部的動作,等到幼兒熟悉動作后再站起來學習行進的動作,這樣先靜后動的學習策略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降低了學習動作的難度,幼兒在熟悉旋律動作后進行行進表演會更容易接受。
再次,我覺得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策略也是值得學習的,特別是幾個細節的設計。比如說教師給幼兒右手帶上手腕花作為標記,便于幼兒分清左手和右手;在學習手部的動作時,教師先示范表演一邊讓幼兒進行觀察學習,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并且教師還注意到細節的學習,比如其中手指往前走時,嘴巴同時也發出了聲音,這時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很好的引導幼兒觀察動作,進而學習、表現動作。這樣不僅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還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而幼兒在表演動作時,教師也能及時運用語言、動作等方式進行暗示幼兒。
另外,我覺得趣味的設計將活動推向了高潮。特別是幼兒表演動作時,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語言:普通話、英語、蘇州話、韓語等多種語言進行問好,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最后表演的環節,教師大膽的提出讓幼兒去邀請臺下的老師一起上去表演,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非常棒!
最后,也提出一些自己的一些建議。比如在學習彎腰問好的動作時,先彎腰點頭再后退的動作幼兒很難控制好,而且幼兒容易興奮,做出來的動作不優美,如果能將彎腰點頭的動作變成優美的頓一下,避免了點透視的向前沖,讓幼兒更好地控制方向。而在左右行進走時,幼兒的節奏把握不太好,原因是教師沒有交代清楚在什么地方轉身,這里教師如果進行提示一下會更好。
幼兒不愛跳繩原因分析
體育游戲:遙控機器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49140.html
相關閱讀:健康:多吃水果有營養
幼兒園游戲:孵小雞
體育活動:洗澡
大班舞蹈教案:圓圈舞
冬天體育活動: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