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夜飯是過年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時,家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年菜,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一家人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放爆竹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劈劈啪啪”,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放爆竹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兇惡的野獸叫“年”。它一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它一年出山一次,人們發現了“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臘月三十晚,大伙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徹夜點上燈。“年”晚上來了一看,家家燈光通明;一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人們才把防“年”、“驅年”,變成安安穩穩地過年了。“年”沒有了,但是過年的習俗仍保持著。鮮紅的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爆竹,響亮的鑼鼓,年年如此。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下水文)
新年禮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家園同歡樂”迎新聯歡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52227.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托班元旦教案:寶寶過新年
小班節日教案:做元宵
大班綜合:新年舞會
新年禮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中班民族節日教案: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