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班游戲案例:娃娃家的“媽媽”??我來系絲巾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班游戲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案例背景:孩子們最先熟識和接觸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對角色身份的體驗也就是從爸爸媽媽開始的。幼兒體會不同身份的角色,最早最多從“娃娃家”開始,孩子們在游戲中充當爸爸媽媽的角色,很自然地去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談舉止,學習他們的日常行為,將自己理解的爸爸媽媽形象表現出來。最近天氣漸冷,有的媽媽給寶寶穿上了外套,有的則給寶寶系上了小絲巾,而且在幼兒園孩子們也在自己學著怎么樣穿脫衣服、穿脫褲子、塞褲子等等,自然而然孩子們把這些情節帶到了娃娃家……

二、案例實錄:

游戲開始了,媽媽從姐姐手里接過燙好的絲巾,嘗試著把絲巾系在娃娃的脖子上,媽媽輕輕地圍在娃娃脖子上,然后一手拿著絲巾的兩個角,開始轉呀轉,扭呀扭,試圖打結,但是嘗試了很多遍,都沒能成功。于是媽媽一只手拎著娃娃,一只手拿著絲巾走向老師,把娃娃舉得高高的,眼睛直看著老師,想請老師幫助,由于老師當時在拍攝,沒有幫助她,媽媽轉身把絲巾扔在一邊。一只手把娃娃的褲子脫了,就在這個同時,娃娃家的爸爸出現了,也跑到老師面前,拿了一件寶寶的衣服過來,給了媽媽,又走開了。這時老師說:“把娃娃放在床上,幫她穿上衣服吧。”媽媽把娃娃放在了床上,拿起一件反穿衣,開始給娃娃穿衣服了。一手托起寶寶的背,一手把寶寶的一只手伸進袖子,然后再慢慢地把寶寶的手小心地從袖口拉出來,一邊穿好之后,又把寶寶另一只手也用同樣的方法,慢慢穿好。媽媽有模有樣地把娃娃胸前的衣服攤攤平,發現衣服的帶子沒有打結,就開始打結了,兩只手在不停轉動交叉,可是沒有成功。接著老師說:“衣服穿好了可以帶娃娃出去玩了。”但是媽媽沒有理會,抱著娃娃坐回了沙發上,兩只手拿著衣服上的帶子,扭來扭去,這樣卷卷那樣卷卷,想把帶子系上結,嘗試了很久卻始終沒有成功……

三、分析反思:

從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有了與材料的互動性,知道娃娃家的媽媽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但是在媽媽系絲帶這個點上,我們也發現了孩子雖然有這個打結的生活常識,但是打結是一個要求比較高的動手技能,而且往往我們的家長更注重的是系統的知識積累而忽視了生活技能的培養,因此實踐起來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教師作為角色游戲中的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游戲過程中孩子碰到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并擔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過語言或動作示范促進游戲的開展。如在這個游戲中老師可以以客人的角色進入,并以兒歌的形式來引導孩子怎么打結:兩個好朋友(拿好兩根鞋帶),見面握握手(交叉),鉆進山洞里(打結),再見握握手(拉緊),變成兔耳朵(將鞋帶彎曲一段),見面握握手(交叉),鉆進山洞里(打結),再也不分手(拉緊)。同時,我們也可以在娃娃家中粘貼一些打結的步驟圖給孩子一個隱性的暗示作用。當然我們還可以進行開展一個集體活動,讓孩子來習得這些經驗。

和孩子一起做角色游戲時,我們應該追隨孩子的發展,把握孩子的年齡特點,從觀察到情感共享,我們參與游戲,成為幼兒游戲的真正玩伴;從情感支持到環境提供,我們把握幼兒年齡特點,提供充分的空間;從環境創設到適時回應,我們建構幼兒經驗與教師預設之間的橋梁。孩子們就會在游戲中發揮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創造力和主動性,在游戲中分享快樂,體驗成功,獲得發展。


上海市嘉定區寶翔幼兒園

姓名:陳 麗

郵編:201802

郵箱:chenli8060@163.cn

小班角色游戲活動:春天美麗的花兒
小班健康語言游戲活動《吹泡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65755.html

相關閱讀:小雨滴跳舞(小班游戲教案)
手指游戲
小班游戲教案:小鴨捉魚
幼兒園小班游戲:小小音樂家(藝術3)
小班游戲4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