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水果有多種吃法,嘗試自己制作色拉。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勞動的快樂與成功,初步培養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實物水果,切碎的各種水果半成品,水果拼盤、色拉、水果箱,小碗、小勺、臺布、小刀(塑料)、籃子等
活動流程:
導入主題——感知理解——嘗試制作——分享品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1、教師出示水果箱,引導幼兒摸箱。參與討論鞏固認識水果特征。
2、游戲“變變變”
。1)教師變出一盆水果拼盤,引導幼兒說說里面的水果并知道拼盤好看又好吃。
。2)繼續變出水果羹,引導幼兒看看說說吃吃。
。3)問:水果還可以作成什么?(教師出示相應的實物)
二、感知理解(認識色拉)
1、播發錄音,引導幼兒找找是誰?
2、出示色拉,引導幼兒認識。
3、繼續游戲“變變變“變出水果色拉。告訴幼兒水果色拉的制作方法(邊說邊演示)。
三、嘗試制作
1、組織幼兒洗手。
2、 幼兒自己制作色拉,教師指導。
3、 提醒幼兒選用多種水果,再加上色拉攪拌。
4、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
四、分享品嘗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成果。(什么水果,怎樣制作)
2、自己品嘗。
3、游戲“找朋友”。引導幼兒請好朋友吃自己做的水果色拉。
4、請客人老師品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91773.html
相關閱讀:小小班顏色分類 豆乖乖要回家
科學活動《螞蟻一家1》活動反思
小小藝術活動:小兔過生日
中班半日活動計劃(數學:森林小區里的商店)
我喂你吃 (小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