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是合家歡的日子,人們忙著走親會友大采購,孩子也興致勃勃地跟著爸爸媽媽到處游玩:逛公園、看話劇、趕廟會……忙得不亦樂亦。而這些地方往往人山人海,十分熱鬧,人擠人不說,各種有趣好玩的活動更是讓人目不暇接,恰恰這時,危險也不期而至。
須知,節假日期間、人多擁擠的地方正是孩子走失的高發點。每年這期間,孩子被拐、走失的案例日漸攀升,對此父母需要引起足夠警惕和注意,以防悲劇發生。
根據以往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走失兒童中,5~10歲的孩子占大多數。這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活動的自主性較強,且沒有安全意識,危險更容易發生在他們身上。相比之下,更小一些的孩子,因為父母看得比較緊,犯罪分子得逞的機會會少一些。
或許你會不以為然,心中會有“這種事情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想法。遺憾的是,危險是不分人的。正相反,唯有人掌握主動權,對危險有所警惕,才可能避免不幸遭遇降臨到自身頭上。
生活中,我也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對于小寶寶,父母往往緊拉著他們的手;而對于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往往自顧自地在前面走,或專注地看自己的東西,孩子常常落在后面一大截。孩子呢,也總是被各種新奇的事物吸引,并不太注意父母走到哪里了。這恰恰反映,我們的大多數父母和孩子對危險沒有足夠的警惕,自然危險來臨時,我們的孩子(甚至包括大人)常常不知如何應對。
當然也有很多父母說,“我們有天天對著孩子耳提面命,‘注意安全’‘不要一個人到處亂跑’‘不要跟陌生人走’之類,孩子全都知道!闭娴娜绱藛?
幾年前山東某幼兒園曾舉行過一個防拐騙演練活動,結果大出老師和家長的預料:雖然事前這些孩子經常接受安全知識教育,但在孩子心中卻很少有安全這根弦,或者說很多孩子對危險的防范意識很不強,這才導致:陌生人隨便一個許諾或一個玩具竟然一下子騙走了6個小朋友。
相信這個演練拿到現在的幼兒園,同樣仍有很多孩子上當。因為這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是所有家庭和整個社會的問題——說明,我們對危險的認識和警惕是不夠的,孩子從小沒有被灌輸過“危險就在身邊”的道理,也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和經驗準備。
應該怎么做?除時刻對危險繃著一根弦之外,我們的父母還需要在平日教給孩子相關的安全知識:
1.去商場、超市、游樂場、公園、廟會、各種公共活動場所等,需特別提高警惕。最好帶孩子了解周圍的環境、哪是安全出口;
2.教會孩子,與父母走失應該如何做、該向哪些人求救等(具體方法,下文有詳述);
3.平時要教孩子辨識警察、軍人、保安等人員的特征,并養成向他們求助的意識;
4.從孩子能說話開始就需要訓練孩子牢記家庭地址、家長姓名和電話號碼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還十分有必要給孩子講一些安全方面的案例,或是陪孩子看看相關的安全教育繪本。如果可能,最好能帶孩子做一些親身體驗,在孩子知情并樂于配合的情況下,與孩子做一些實踐演練。當然,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嚇唬孩子,而是讓孩子知道:練習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對抗危險的辦法,以便更好地應對危險。
2我不會走丟的故事下面我們結合《我不會走丟》這本繪本,具體聊一聊防走失。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露露一樣,在面對危險時能不慌不忙,積極應對。我相信,露露在走丟時之所以能如此從容,跟父母平日里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有很大關系,其中肯定少不了必要的實踐演練。
【德】達柯瑪爾·蓋斯勒 著
故事是從小女孩露露和媽媽進城去市場買東西開始。市場很熱鬧有很多人,媽媽擔心露露會走丟,可是露露說她不會。雖然如此說,但市場里有太多有趣的東西吸引露露的注意了。露露發現自己跟媽媽走丟了,同時她還遇到了另一個走丟的小男孩,這可怎么辦呢?
通過此書,我們需要教孩子記住這樣幾條走失法則
法則1:站著別動,大聲叫喊!
要是有高一點兒的臺子,那就站到高臺子上,扯著嗓子大聲喊!最好別到處亂跑,這樣爸爸媽媽就比較容易找到你了。
父母需要告知孩子:走失了,不要到處亂跑,一定要站在原地等著爸爸媽媽來找他。要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來找自家走失的孩子,即使他之前調皮搗蛋、惹父母生氣了。對于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還可事先跟孩子約定好,找到一個顯眼的標志,以防兩方走失時,能較快而方便地找到會面的地點。
當然,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的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這樣長大的孩子自然就不會產生患得患失感,也不會擔心父母的愛會隨時撤離。
法則2:要是沒有被立即找到,那就打電話!
這就要求孩子能隨身攜帶小紙條,上有家庭地址和緊急聯系人的電話。比如露露的胳膊上就寫著媽媽的手機號碼。這樣做可以防止孩子在緊張或著急的情況下,忘記父母的電話。
孩子內心都是善良的,正如上文提到的防拐演練一樣,很多孩子都是看著對方有困難,向對方伸出援助之手時被騙走了的,對此,我們要告知孩子,發現對方遇到困難,理所當然要伸出援手。但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馬上找到警察,請警察幫忙處理。
法則3:要是前兩條都不管用,那就找警察!
當然,自己遇到危險了,也應在第一時間想到向警察求助。平日里,父母也需要不斷向孩子重復報警、急救等的電話號碼,確保孩子牢記在心。
對于小寶寶來說,父母還可跟孩子一起玩模擬給警察、消防員等撥打電話的角色扮演游戲,另外還需幫助孩子認識了解警察的相關特征,并知道如何能找到警察。如果周圍沒有警察,則需要教給孩子如何從眾多陌生人中尋求到能幫我們聯系警察的人了。
法則4:即便走丟了,也永遠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
孩子的心靈很純真,很容易相信他人的話,這就要求父母反復向孩子強調一條準則:永遠不要跟陌生人走,不管他給出什么理由;更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即使對方看起來很友善。
生活中熟人犯罪的案例也很多,父母需要跟孩子做好約定,如果父母不在身邊,他可以跟誰離開,或可以去找誰。事先給孩子列出能夠信任的人員清單,會讓孩子遇事時不至驚慌失措。
法則5:尋求幫助要盡量找一個人多而且大家都能看見的地方。
平時父母需要向孩子指出哪些地方是可以尋求幫助的,多做這樣的練習和指引,能幫助孩子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選擇,如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商場、學校等),在那里找到工作人員或保安,請他們幫助自己。
而且,父母需要反復向孩子強調:首先第一件事,是要確保自己是安全的,因此不要輕易將自己處于危險的境地,如人少的地方、如大家看不到的地方。
規則6:別慌張!
真正臨危不懼的人,除了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外,還有的就是他有足夠多的經驗和精神支持。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平時需要多培養和鍛煉孩子的勇氣,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對于孩子好的表現和決定給予積極支持,這樣的孩子才能更多地聽從內心的聲音,才能再遇事時保持冷靜,才能更好地思考。
以上所有都是針對孩子的。在我看來,最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在于父母。在孩子還未真正掌握這些法則并熟練使用之前,父母不要將責任推給孩子、將孩子置于危險可能發生的境地,而應該從一開始就緊拉孩子的手,唯有如此,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孩子走失的悲劇發生。
最后強調幾點安全準則:
1.危險離我們并不遠,且它時刻在伺機降臨到那些不以為然的人身上,唯有事先做好準備,才能做到最好的預防。
2.在所有的危險中,人是最危險的。與人相處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他人,即使對方看起來很友善。
3.面對危險的時候,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孩子自身的力量很弱小,在孤立無援時,要注意先保護好自己,靜待機會再向父母、警察、老師等尋求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66011.html
相關閱讀:新年禮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小班節日教案:做元宵
中班民族節日教案:元宵節
大班綜合:新年舞會
幼兒園托班元旦教案:寶寶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