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兒“壞行為”應該肯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好動、好哭、好“破壞”是孩子的天性,摔杯子、拆玩具、撕東西,“壞”起來就樂此不疲,有時候真叫爸爸媽媽哭笑不得,不知道該制止還是該鼓勵。

  到底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這些“壞行為”呢?“3歲前孩子拆玩具、摔東西家長應該給予適當充分的肯定! 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科副教授劉華清大夫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劉大夫說,正常情況下,孩子從會說話到3歲左右,是人的第一個反抗期(第二個反抗期是青春期),孩子很希望展現自我,引起別人的注意,想告訴周圍的人他也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孩子在探索未知世界,撕紙、拆玩具、摔東西都是常用的方式,證明孩子擁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愿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頭上。兒童的雙手掌握的技巧越高超,這個孩子就越聰明!焙⒆酉矚g擺弄各種物品和工具,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正是在這樣的動手探索過程中,智慧得以發展。如果不去分析孩子的動機和心理特點,就采取斷然阻止或粗暴批評的行為,會挫傷孩子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澆滅孩子智慧的火花,對孩子成長不利。

  遇到孩子有拆玩具、愛摔東西的行為,父母應該用科學的方式予以鼓勵和引導。首先應該給予稱贊而不是批評,更不是訓斥,如果是能摔的玩具,父母應該讓孩子重復這樣的行為,然后幫助孩子把玩具重新組裝好,讓孩子知道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東西。如果是貴重的東西,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先褒揚孩子,然后給他一個能摔的玩具(安全、衛生)讓他嘗試,逐漸讓他認識到什么東西是不允許摔的,這樣既及時制止了對物品的損壞,又調動了孩子的探索欲望與積極性。即使是孩子發怒摔東西,父母也不要打罵孩子,因為一次訓斥就會挫傷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56769.html

相關閱讀:尊重呵護童年不應僅在“六一”
該吃手時就吃手
讓害羞寶寶勇于表現自己(圖)
究竟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揭示孩子說話暗藏的小秘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