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歲起鍛煉平衡能力益處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平衡能力,并非僅指孩子是否能夠走穩路,它還包含了很多你平時不夠了解和注意的內容。平衡能力的培養是終身的事情,2~3歲,是一個關鍵的時期。下面的這些與平衡有關的內容能夠讓你對平衡感多做一些了解,以便能夠幫助孩子鍛煉好他各方面的平衡能力。


眾所周知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墒悄阒绬,在耳朵內部,還藏著人體重要的平衡器官呢!在耳朵內部很多塊小骨頭組成的迷宮里,就藏著這個平衡器官。它是由三個互相成直角的拱道和兩個在拱道前庭的小室(小囊和內耳迷路的球囊)組成的,其中充滿著淋巴液。這些延伸到三個方向的拱道將對大腦的任何轉動作出記錄,而兩個小室是負責對線性運動和重力變化做出反應的。未出生的孩子在孕期第5個月的時候,平衡系統就已經發育成熟,一出生就能正常工作了。

身體的平衡

兩歲的寶寶對于生活似乎只有一個目標:他們想站起來,到處走動。而這只有在寶寶的平衡感不斷得到訓練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其實,在寶寶出生幾個月后,就可以看到平衡感被訓練后的第一個成果了:寶寶已經能夠對自己的腦袋進行控制了。當他抬起頭的時候,平衡感就會感受到姿勢的變化,并把這個信息傳遞給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個感官參與了進來:視覺、觸覺和聽覺。而事實上,也正是平衡感把其他五種感覺結合在了一起。如果沒有平衡感,我們人類現在還不能直立行走呢。平衡感對于孩子運動能力的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抬起頭,這是寶寶的第一個平衡動作,它對培養孩子日后的平衡能力很重要。寶寶越是經常抬起頭來,平衡感傳遞給大腦的信息就越來越準確。同時,寶寶頸部的肌肉也變得更加強壯。寶寶可以感受到了重力的存在,并且發現自己是躺在一個立體的空間里的。最后,當寶寶的腦袋抬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能穩當地抬著的時候,他就開始想讓把整個身體都站立起來了。這樣的平衡行動構成了寶寶進行其他平衡訓練的基礎,在寶寶一兩歲、兩三歲的時候,在你訓練他學會了翻身、坐起來、爬動,然后是學會行走、跳躍和跑動的時候,他的平衡感就已在其中被訓練得越來越好了。

頭腦的平衡

保持平衡不僅是身體的事情,也與大腦中所有的感覺有關。每次當寶寶把他的小腦袋抬起來的時候,大腦對會對這個刺激進行評估、作出反應,這個過程中神經的作用不可低估。

在人出生的時候,有超過1億個神經細胞,但是這些神經細胞要互相連接在一起的時候才能起作用。孩子在幼年時期受到的感官刺激很多是通過平衡器官獲得的,他們刺激著神經細胞的連接,并且對大腦血液的流動有促進作用。神經之間的連接是非常復雜的,不斷連接在一起的神經能夠使信息更快、更準確地被傳遞到大腦。

方位感、集中精力的能力和對方向的確認都是孩子在從事其他腦力或體力勞動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在孩子看鐘表的時候,我們可以問他,長指針在什么地方,哪里是短指針,在左面?右面?還是上面、下面?再比如當孩子辨認字母的時候,他們能夠區分出“M”和“W”。這就是說,當孩子對相似的字母或字分辨不清的時候,父母們要考慮的是,究竟這是認字的問題,還是需要對平衡感進行更多的培養的問題。孩子的平衡器官如果經常得到刺激,大腦就格外靈敏。相反,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如果視覺、聽覺和平衡感比較差的孩子,在智力上的發育也有滯后的現象。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當孩子出現發育遲緩、說話或行動方面有問題的時候,應該多給予孩子身體上的刺激。

* 大量的撫摩:撫摩可以充分刺激孩子身體表皮的神經末梢,讓其變得敏感而判斷準確。

* 蕩秋千:當孩子蕩秋千的時候,隨著速度的加快,大腦不僅需要能對腿、身體的一起一伏、位置變化進行調整之外,還會有方向感,知道自己在哪里、地面在哪里,哪里是高處。

* 走平衡木:這是一個關于平衡感的綜合訓練。它在訓練大腦控制身體的平衡方面很有效。

精神上的平衡

平衡感不僅是身體上的感覺,也是心理上的感覺。只有當人內心感到平衡的時候,才會真正感覺舒適。腦科學家新近的研究發現,實際上六種感覺是與心理感覺密切聯系的。他們指出,神經管道將小腦與腦邊緣的感覺中心連接起來,這能使信息傳遞過來,進行感性分析。因此,例如當平衡器官對身體成功地躍過了障礙這一信息“消化”之后,就會分泌出多巴胺,這是一種讓人快樂的物質,人就會覺得得意和滿足。當然,腦邊緣系統也不僅僅是對平衡感做出反映的。平衡練習對于鍛煉勇氣和訓練對危險的估計能力很有幫助,這樣孩子就可以對自己的能力和目標進行合理的比較和判斷。孩子如果經常獲得積極的經驗——判斷正確,就會使他信任自己的感覺,而且對自己也更加自信,這樣就會減少不當的行為,并且自我感覺良好。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不要總是把孩子籠罩在你老母雞般的翅膀之下,愛惜他、護佑他,而是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大膽地去自己判斷和嘗試,例如,讓他自己判斷他是否能夠自己把這盆水從廚房端到廁所?讓他自己嘗試爬上梯子到壁櫥里取東西,然后安穩地下到地上。

活動中的平衡

基于以上關于平衡感的了解,我們就會希望知道如何讓孩子的六種感覺保持配合密切并且靈敏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活動;顒邮呛⒆悠胶飧械酿B料。健康的孩子對活動有天然需求,而且他們會自發地刺激大腦中的前庭系統,比如他們會在旋轉中,突然停下來,感受眩暈的感覺,也會喜歡蕩秋千和跳躍。很遺憾的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個“長期坐著的社會”,因此他們對運動和旋轉的渴望很早就被抑制了。孩子的笑聲和喧鬧聲被大人看作是對安靜的打擾。孩子的平衡感、對于重力的敏銳感覺,以及其他感覺都變得遲鈍了。

成長中的平衡訓練

在孩子兩三歲已經能跑能跳了的時候,你可以多帶著孩子去公園,到適合幼兒的游樂場,滑滑梯、蕩秋千、爬攀登架、跳蹦床、騎三輪車……這些都能使大腦以及五官和平衡感得到訓練和發展。在孩子自己躍過一個水坑或一個障礙后,他也會感到無比自豪。同樣,如果他跌了一跤,這也是他平衡訓練必要的課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70536.html

相關閱讀:孩子成長始于模仿
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
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