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接種乙腦疫苗正當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以腦實質病變為主的急性傳染病。多發于夏秋季節,蚊子是主要傳播媒介,而蚊子又是通過叮咬感染乙腦病毒的家畜后再叮咬人,使人受感染的。此外,鳥類、馬、牛、羊、驢、狗、貓、雞、鴨、鵝也可作為本病的儲存宿主和傳染源。乙腦發病急,有高熱、意識障礙、驚厥、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征等癥狀,患者病后常會留下嚴重后遺癥,且重癥患者病死率較高。人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少年兒童是主要發病人群,尤其是10歲以下的兒童最為易感。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國開始大規模接種乙腦疫苗以來,乙腦發病率明顯降低,基本上控制了全國范圍的大流行。近年來報告發病率基本保持在十萬分之一以下,去年全國乙腦的報告發病例數為8100余例。

乙腦發病初期貌似感冒,常常被誤診為重感冒而延誤了早期診治。因此,在流行季節一旦出現發熱、頭痛等早期癥狀,應盡早到醫院就醫。只有及時發現才能對癥處理,盡快康復,降低病死率,減少后遺癥。

目前乙腦沒有特效療法,做好預防工作是控制乙腦發生的關鍵。防控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接種疫苗,因為接種乙腦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本病最有效的辦法。接種部位為上臂外側三角肌,皮下注射。每年的7—9月是我國乙腦流行的高峰,我國乙腦疫苗接種的時間一般定為乙腦流行前的4—6月。雖然我國已將乙腦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但某些農村和貧困地區的部分兒童未能進行免疫預防接種,2003年夏乙腦在廣東局部地區兒童中暴發,其原因就是該地區沒有執行兒童乙腦疫苗計劃免疫接種。

目前我國多使用乙腦減毒活疫苗;钜呙缑庖叱绦驗椋簼M1周歲基礎免疫1針,2歲和6歲時各加強1針。如果在接種一針后就不再接種,可能會導致抗體減少,使前期接種“前功盡棄”。

乙腦疫苗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進行預防注射,為的是在乙腦流行前人體能有足夠的時間產生抵抗力。大多數人接種無反應,個別兒童注射后可能會局部出現紅腫、疼痛,1—2天內消退。少數有發熱,一般均在38℃以下。另外少數人也可有皮疹、血管性水腫和過敏性休克發生。二是開展防蚊滅蚊活動。各單位(學校、幼兒園、機關等)要結合創建衛生城市、衛生鄉鎮,開展以防蚊、滅蚊為重點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尤其是在乙腦流行季節前,要做好農村地區以及外來人口集居地的環境衛生工作,積極采取滅蚊、防蚊措施,特別注意教室、寢室、花園、牲畜棚(如豬圈)等場所的滅蚊,降低蚊蟲密度,夏秋季住室要安裝紗門紗窗,或使用蚊帳、蚊香,以防蚊子叮咬,減少感染機會,防止疫情的發生與擴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72544.html

相關閱讀:孩子成長始于模仿
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
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