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和上海市婦聯抽樣調查了此間2000名12歲以下兒童的家長,包含戶籍和常住人口家庭,有35%的年輕父母在接受調研時主觀感覺“養育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沉重負擔”,而壓力主要表現在經濟和生活照顧兩方面。
“孩奴”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這使得公眾對此的關注度也直線上升。很多人都認為是現實壓力的增大、育兒經濟的發展,使得很多年輕的父母感覺到肩上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還有一些夫妻居然連孩子都不敢生了。而生活壓力這樣的一種觀點,也為眾多的人所接受。
但我認為,所謂的“孩奴”,生活成本的高企不是最為主要的原因,所謂知足常樂,窮也開心富也開心。富人有富人養孩子的方法,窮人也有窮人養孩子的套路,自己有怎樣的經濟能力,就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環境。很多人認為壓力過大,其實是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選好最合適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這些人的理財能力不夠好,缺少合理分配錢財的能力。
其實說穿了,“孩奴”的增加,很多是因為一種攀比心態。人家的孩子不喝母奶喝牛奶,那咱的孩子也得喝;人家不喝國產的因為害怕,我們也不能喝;人家用昂貴的尿不濕,我們也得用;人家照顧孩子請奶媽、保姆,我們也得請……這些情況在很多影視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正是在這種攀比心理的支配下,使得“孩奴”越來越多。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網友發起“理性養兒”的行動。在這樣的行動中,網友呼吁父母應該“只買對的、不買貴的”、“用生活照代替藝術照,更有趣生動”、“營養品不必天天吃,補充食物不能當主食”?梢哉f,這些呼聲是說在心坎里的話,既是一種勸勉,也是一種理性,更是為解放“孩奴”的最佳選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4715.html
相關閱讀:游泳訓練可提高寶寶的智商
請給幼童嘗試的機會
過度保護阻礙寶寶交往力培養
如何幫助寶寶學習走路
培養注意力的五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