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愛“破壞”不是寶寶的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寶寶經常會有撕紙、摔東西的行為,家長們切不可大驚小怪,甚至吼叫呵斥,這只是孩子們鍛煉手眼協調能力的一個階段,家長們要正確引導,積極鼓勵,陪伴他們走過正常的成長階段。

  寶寶“搞破壞”不是他的錯

  是否遇見過這樣的情況?你興高采烈地拿來一本童話故事書,準備和愛子愛女好好分享感人的、有啟發性的、有教育意義的美麗童話的時候,寶寶卻突然“唰”的一聲把書撕成兩半了;你滿心期待地拿回一個變形金剛,打算給他一個驚喜,等待著他“哇”的一聲撲向你表達感謝的時候,寶寶卻“啪”的一聲用滿地碎片打破了你的幻想。此情此景,你一定火冒三丈了吧,但是還是要勸你發火之前冷靜一下,這些并不都是寶寶的錯哦!

  寶寶“搞破壞” 是因為不需要

  孩子的身心成長自有他的一套規律,有其自身的階段特征,家長們是急不來的,有些父母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就主動承擔起“引導”的義務,以為可以啟發孩子們的心智,說不上哪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會引發出寶寶們的天賦,給孩子們帶來影響一生的改變,所以愛子心切的爸媽們就不惜血本為兒女購置各種玩具、書籍、益智用品等等,但是家長們的一廂情愿孩子們也許“并不領情”,不是他們不喜歡或是不需要,也許是他們還沒到那個年齡,當然也不會對這些滿載著父母深情厚望的東西感興趣。

  寶寶“搞破壞” 是在“破壞中學習”

  撕紙、摔東西,這些不是因為孩子們脾氣暴躁、智育不高,這只是他們在鍛煉手眼的協調能力,也是他們通過破壞,了解事物內部結構,增加感性認識的一個階段,家長們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也不會對他們的暴力活動大驚小怪了。家長們也完全可以利用這個階段,鼓勵孩子們打破物品表層,滲透入了解內部構造,在滿足孩子們需求的同時,也許可以啟發孩子們其他的天賦。

  家長們可以引導孩子們撕紙的時候注意顏色和形狀的拆分、組合,以此完成他對顏色和圖案的認知,在破壞玩具的時候引導他們不要暴力摔破,而是用螺絲刀或是其他工具拆解開,最好能拆能合,不僅知道怎么弄壞,還知道怎么樣才能弄好,這樣也可以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和動手能力,我國著名的青年圍棋大師、90年代末期的“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古力,小時候就是通過拆玩具來鍛煉智力開發的。

  寶寶“搞破壞” 別給孩子“戴高帽”

  小孩子搞破壞,在家里玩“天女散花”、“龍卷風襲擊”甚至還有大搞“地道戰”,家長們看見了可千萬不能扣上“不學無術”、“玩物喪志”等帽子,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鍛煉途徑,家長們一定要順其自然的同時積極鼓勵引導,這樣才能避免拔苗助長,才能正確引領孩子們健康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6308.html

相關閱讀:培養注意力的五個方法
請給幼童嘗試的機會
游泳訓練可提高寶寶的智商
如何幫助寶寶學習走路
過度保護阻礙寶寶交往力培養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