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長�?墒怯械暮⒆拥竭_一定年齡之后說話還是會口齒不清。統稱為“口吃”。一般家長遇到孩子的口吃的問題都會比較擔心。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诔允呛⒆蛹庇诒磉_自己的想法,但是表達能力跟不上思維的節奏引起的一種現象。如果孩子出現這種現象,家長改怎么辦呢?
引發孩子口吃的因素
1.家族遺傳影響
通常,口吃患者家族中的口吃發生率較高,大約達65左右,因此認為與遺傳有關。口吃可由決定聲帶音質的遺傳因子,遺傳給下一代。幸好這種遺傳優勢并不厲害,且經過訓練可以糾正過來。
2.模仿他人形成
很多口吃的孩子,都是因模仿他人口吃而形成的�?诔缘母腥拘院軓姡捎趦和恼Z言機能還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有口吃人的影響,如經常與有口吃的人接觸,模仿有口吃的人的講話,都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口吃。
3.突然精神刺激
如父母爭吵、家庭不和、環境突變、突然強烈的驚恐刺激等,都會使孩子感到很緊張。如果父母未能及時有效的緩解孩子的緊張心理,也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口吃。
4.父母要求過急
在孩子學習說話的階段,發音不準或咬字不清時,父母急于做過多矯正,以致于孩子一句話還沒說完時,就經常打斷說話,進行糾正。結果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壓力,一說話就會緊張,擔心說錯話。越怕說錯話心理壓力越大,精神越緊張,也就越容易說錯話。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跟不上思維的速度時,就可能出現口吃。
5.強行糾正左利習慣
父母或老師強迫孩子左利習慣時,也會使部分孩子產生口吃。人們習慣于把控制說話能力的半球稱為優勢半球。習慣于用右手的人,優勢半球在左側;習慣于用左手的人(左撇子),優勢半球在右側。如果父母強迫左利的孩子改用右手拿筷子吃飯,幼兒園老師強迫左撇子孩子改用右手拿剪刀做手工,都可使大腦在形成語言優勢半球的過程中出現功能混亂,導致口吃發生。
孩子口吃的4大表現
1.難發性口吃:第一個字發不出。
2.連發性口吃:第一個字重復。
3.中阻性口吃:說話途中一個字發不出。
4.重復性口吃:無意義重復發聲,重復發出與詞句無關的音。
孩子出現口吃,家長應該怎樣對待
1.營造安靜輕松的交流氣氛
不要為難孩子,讓孩子回答那些需要大量記憶的問題,這樣可能干擾語言形成,干擾孩子的思維過程。隨時隨地與孩子談論當時發生的事情,談論擺在他面前的物體和事情,孩子語言流暢性會更好。與孩子交流時,留一定的“暫停時間”,使孩子在想插話時能輕松插上話。但要注意沉默時間不要長到雙方感到不自然,沉默時間太長,讓孩子感覺已經失去了輪到他說話的機會,這一方法就失效了。
2.減慢語速
當孩子加快語速時,一部分孩子的嘴唇和下巴不能同時快速移動,或者呼吸調整不過來,都可能出現口吃。如果我們能減慢語速,孩子就會相應減慢語速。
3.減少提問次數
許多成人與孩子交流時,喜歡提問,而且喜歡連續問幾個問題,而這些問題常常把孩子卡住。父母改變口語交流的方式,使用陳述句式,對孩子口吃的改善非常有益。說話語氣要適中,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跟他做訓練。
4.即刻重復
在兒童口吃時,父母小心地簡單重復孩子剛剛說的話而不引起孩子對口吃的注意,可以使孩子知道我們已經明白他的意思,同時可以使孩子感到大人在認真地聽他們講話而沒有改變話題,這時他們就能放松愉快地交流。
5.傾聽和關注孩子
教會孩子將長句子分成幾個短語,用3—4個單詞的簡單句子說話,孩子說話的流暢性會大大增加。
6.多聽美好的語言
美好的語言包括聲音優美、表達流暢、簡潔明確的語言,如兒童故事、幼兒詩歌等。如果父母能與孩子一起念一起講,則會效果更好。
7.對孩子進行語言糾正訓練
說話平穩:說話時情緒要穩定,肌肉要放松,呼吸要均勻。 說話緩慢:說話時語速要放慢。要想好了再說,不要邊想邊說。 聲音清晰:要一個字一個字地發音,一個字一個字地朗讀,特別是每句話的第一個字,要輕輕地慢慢地說。
8.幫助孩子建立治愈口吃的信心
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與語言環境,以減輕他對口吃的注意力。還要為孩子創造經常能與說話流利的孩子一起玩的機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18978.html
相關閱讀:究竟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讓害羞寶寶勇于表現自己(圖)
揭示孩子說話暗藏的小秘密
尊重呵護童年不應僅在“六一”
該吃手時就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