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教會孩子如何學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1世紀20年代,也就是我們現在0-7歲孩子成長到二十六七歲的時候,社會應該給這批孩子奠定了雄厚的基礎,而這些孩子將成長為社會的中堅。我們今天的教育就要考慮21世紀二三十年代社會對他們的要求是什么?他們如何來適應社會?這是每一位爸爸媽媽立足現在,放眼未來所要考慮的。

1.智力培養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而非全部

早在二三十年前,整個心理學界都很重視兒童智力的培養,而現今,人們日益認識到了人的個性、社會性在成長中的重要性,我們開始關注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從心理學的范疇看,智力占很大一塊,另一大塊就是個性、社會性。

不論是國際、國內心理學界,還是像《媽咪寶貝》這樣的大眾傳媒,都把孩子的日常生活交往、動手能力、情緒感受以及獨立個性的形成,作為關注的熱點。我們必須從小抓起,注重孩子的全面和諧發展。

2.為孩子選“班”的分析思路——看看特長

上什么樣的“班”,上各種“班”重要還是不重要,不能用一句話來回答,我可以為父母們提供一點分析的線索——

* 考慮孩子的特長
如果孩子喜歡理性思維,那么送孩子去學習繪畫,顯然不利孩子發揮特長;如果孩子手指頭較短,非讓他學彈鋼琴,彈得肯定不會那么盡如人意,將來也難有大的發展。所以報什么“班”,要想一想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是什么,要從每個孩子個人的特點來考慮。

* 考慮“班”的性質
有的“班”是為創收而辦的,比如有的圖畫班,老師就教模仿畫,孩子照著畫,再花很長的時間來涂背景,孩子浪費了很多精力,卻沒學到多少實際的東西,更談不上開發創造性思維。即使是畫模仿畫,也要看看總共能學畫多少幅,學了之后,孩子繪畫的技能、技巧是不是有所提高。

* 考慮上“班”的數量
孩子生活中的主導活動是游戲,有的孩子周六上這個班,周日上那個班;有的孩子甚至圖畫上兩個班,英語上兩個班,這對孩子不利。整天忙忙碌碌,小腦子也灌得滿滿的,在成長方面就要受影響。

3.新時代家庭教育——教會孩子如何學習

未來社會的發展有大量不確定因素。我們的孩子將要面臨的將是大量不確定的事物,不確定的形勢和不確定的環境,尤其是不確定的競爭環境和他的事業發展前途。父母現在教他們的應該是——孩子發展過程中所必須增長的能力,以及能對付未來不確定環境的能力。

* 讓孩子掌握普通常識、知識、生活經驗、科學、藝術等
讓孩子懂得多,知識面廣,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要會做,讓孩子有本領,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同日本合作調查時發現,當孩子們吵架時,中國的老師或父母會去幫助孩子,讓他們要團結友愛,不要吵架。而日本人則認為,在沒有危險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因為這是孩子的一個社會,出了矛盾是社會矛盾,吵架是他在學習如何解決社會矛盾。我們的做法則是代替,孩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就得不到培養。兒童間的社會矛盾是兒童發展智力、社會能力、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過于保護實際上是侵犯了孩子發展的權利。

* 隨時隨地培養孩子創新能力
現在幼兒園的教材都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這有其必要性,但也要給孩子留下創新的空間。一定讓孩子自己去學會把知識重新組合。孩子的發散性思維非常好,面向知識爆炸的未來,孩子必須學會學習,所以要培養基本的知識、能力。家長要放開思想,隨時隨地讓孩子搞活腦子,發揮潛力。普通知識是從玩中來的,讓孩子多玩、多撕、多踢,多感知,隨時隨地貫穿自己的教育思想。

講評專家/李文馥
摘自《媽咪寶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07324.html

相關閱讀: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孩子成長始于模仿
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