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學習成長都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現在有很多孩子更迷戀電子產品,不喜歡閱讀。或者缺乏閱讀的主動性。家長們也是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今天,小編就來教會您如何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
1.父母做孩子的榜樣
要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如若父母視閱讀為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會樂于讀書。父母經常津津有味地讀書看報,對待書報總是興趣盎然,孩子便會覺得讀書一定很有趣,于是對書籍充滿著好奇,自然而然會在書的國度中流連忘返。如果父母不讀書,卻想讓孩子讀,他就會說:“你們都不看書,為什么要讓我看?”
2.為幼兒選擇合適而優秀的閱讀材料
在選材時,必須以目標為依據,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合適的圖書。為小班幼兒選擇的圖書必須是單頁單幅畫面,內容簡單豐富,圖形較大而清晰,圖意明確,便于指認的。為中班幼兒選擇的圖書最好是畫面之間關聯比較明顯,故事性較強的。到了大班,除了提供滲透科學知識為主的圖書外,還可以增加一部分以聽賞為主的優秀兒童作品,讓幼兒感受語言的優美絢麗,豐富幼兒的詞匯。
3.為孩子準備一個書架
在家中,為孩子選一個光線充足的房間或角落,放置一張書桌,準備一個小書架。讓孩子可以隨意選取自己喜愛的書籍,坐在書桌前放松自在地去閱讀。相信您的家中如果有這樣一個空間,孩子一定會有閱讀的欲望。
4.創設生動、有趣的閱讀環境
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模仿而獲得的,因此我們在創設環境時,盡量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有趣的、含有較多閱讀信息的環境,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培養閱讀的興趣。
5.給孩子制定閱讀計劃
讓孩子養成閱讀必有計劃、閱讀必照計劃的好習慣。計劃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再給一定的獎勵機制就會使孩子更樂衷于讀書了。給孩子制定閱讀計劃,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不斷約束自己,要求自己中學會了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為其個性良性的成長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6.讓孩子帶著問題閱讀
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父母應先抽出時間,看看孩子要看的書,提一些問題寫在紙上,讓孩子仔細閱讀,然后回答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囫圇吞棗。
7.閱讀之后要求孩子復述
閱讀之后要求孩子復述既訓練概括能力,看完后,有沒有看懂,又訓練了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果孩子能把比較經典的臺詞背下來,也是一種語言的積累,是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方式。
8.閱讀之后要求孩子理解
你要多問孩子幾個為什么? 針對看的節目提問,比如:主人公是誰?他做了什么?他為什么這么做?不這么做行嗎?看孩子都能回答嗎?當然問題要由淺入深,還有答案,你自己最好要知道, 不然你也解答不出來,孩子對你的教學威信會打折扣的。當然實在不知道的時候,可以把問題拋出去,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9.閱讀之后質疑孩子
讓孩子自己提問。會提問題的孩子,才會思考。他提出的問題,你不要急著給他答案,引導他自己尋找答案。這樣的訓練多了,孩子就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10.及時糾正學生的閱讀偏差
不少孩子在閱讀文章時,只注意摘抄一些生動的名言警句和華美的片言只語,而忽略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忽略對文章深刻而又豐富內涵的挖掘。這種閱讀方向的偏差,極易造成學生在閱讀中對所需掌握知識的一知半解,把握不住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失去了閱讀文章的目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11.和孩子一起表演
為了使幼兒將閱讀內容不斷內化,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體驗表現。引導幼兒用動作、語言等形式將故事、畫面內容表現出來,對故事的重點情節或細節,要引導幼兒大膽獨立地表現。通過自己的表情、言語、動作等外顯行為進一步理解作品,將靜態畫面與動態體驗結合起來。
12.經常贊揚孩子閱讀的行為及表現
孩子需要大人的愛和注意,特別是來自父母的,所以常?陬^上贊揚孩子閱讀的行為,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這些都能點點滴滴地表示父母對他的感情和鼓勵,從而培養他的閱讀興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12481.html
相關閱讀:和寶寶一起讀童話書四要點
利用識字敏感期四妙招
民間故事的由來特點和形式
教孩子唱兒歌的技巧
父母念書給孩子聽的5個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