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兒童不會玩耍可能是自閉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玩樂是兒童的天性,但有些兒童偏偏不會玩,甚至得上診所接受治療,學習如何玩耍。

  竹腳兒童發育中心今年2月展開兒童學玩(learn-to-play)計劃后,每星期有15個兒童到中心接受學玩治療。

  職能治療師胡嘉玲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有的孩子會整天呆若木雞地坐著,什么都不做。有的則只會玩電玩,當治療師遞上一個普通玩具,小孩就變得不知所措,無法發揮想像力去玩。

  她說:“兒童不會玩耍,往往顯示他們身心發育有問題。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玩耍能力指標,例如1、2歲的孩子必須懂得拋球、玩茶匙、搭方塊、模仿聽電話,較大的孩子則可以模仿較復雜的日常生活活動、發揮想像力,也會和其他人一起玩,甚至遵循一些簡單的游戲規則。”

  她指出,許多家長都不了解兒童玩耍的重要性,他們往往是在發現孩子不會講話,或是不會走路,或是接到托兒所投訴孩子經常不合群,才前去求醫。

  她說:“許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時是否達到這些指標,因為他們都趁孩子玩耍時,忙著做自己的事,F代家長也經常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

  電子游戲,或報讀許許多多的課程,導致孩子們缺乏創意玩樂的自由時間。”

  胡嘉玲指出,孩子不會玩耍并不完全是家長的錯,這些孩子往往天生就發育得較慢,但是如果家長多加留意,從旁督促和指導,是可以幫助孩子改善許多的。

  她認為,玩樂對兒童成長益處很多,可以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創意、自信心、同情心、想像力、社交能力、平衡感、時間空間觀念、手指靈活度、邏輯思維、選擇與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她說:“如果兒童不懂得玩耍,無法通過玩耍把自己的思維搬演出來,要用文字來表達就更難了。研究顯示,很會玩的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會比一般孩子強,也比較能夠有條理地敘述自己在學校的經歷,不會講得東一塊西一塊!

  可能是自閉癥

  此外,不會玩也可能是自閉癥的征兆之一。到竹腳兒童發育中心接受玩樂治療的兒童當中,有三分之二在接受進一步檢查時,被診斷為自閉兒。

  柯佳慧在小女兒15個月大的時候,發現她完全不會說話,叫她名字無反應,經過醫生診斷,發現她患有自閉癥。

  她說:“我的大女兒很正常,所以我沒想到小女兒會有自閉癥。她的情況不是很嚴重,因此不會很明顯。幸好可以及早發現,通過治療,改善她的行為。

  柯佳慧透露,小女兒接受治療后,平衡度變得較好,手指更靈活,想像力、集中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改善了,也能夠和家人一起玩了,不再完全處在自己的世界。

  她說:“雖然和其他同齡孩子相比,她還是發育得較慢,但是我比較懂得如何教導她,并幫助她發揮長處。例如,她雖然不太說話,對圖像卻較敏感,因此我就事先準備好各種圖像,如不同食物的照片,她就可以把圖像拿來,表示這是她要吃這樣東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16033.html

相關閱讀:究竟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尊重呵護童年不應僅在“六一”
讓害羞寶寶勇于表現自己(圖)
該吃手時就吃手
揭示孩子說話暗藏的小秘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