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一個母親抱著一個1歲多的孩子,孩子哇哇大哭,媽媽很煩躁,說:“哭啥哭!”孩子的爺爺說:“可能是人多,煩,想下車吧!眿寢尳又f:“別哭了,再哭就不讓你下車!”
這是發生在鄭州一輛公交車上真實的一幕。這位媽媽根本沒有去設身處地地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是有什么生理上的問題,肯定是因為車上人多,空氣不好,引起煩躁的情緒,而又不能很好地用語言表達,才會用哭來告訴大人他的需求,此時,作為家長應該用心去關愛、體會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情緒去處理問題,更不能以孩子的需求作為解決問題的交換條件。
在孩子的養育及成長過程中,任何事發生都是正常的,但事情本身并不會構成問題,而以不當的方式去應對問題才會構成真正的問題。
父母的心境、情緒是否平和、穩定,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17995.html
相關閱讀:讓害羞寶寶勇于表現自己(圖)
究竟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揭示孩子說話暗藏的小秘密
該吃手時就吃手
尊重呵護童年不應僅在“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