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了解嬰兒知覺的發展過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知覺是對感覺的加工過程,發生較晚。嬰兒出生后4~5個月才出現手眼協調動作,這是最早出現的知覺形式。其他形式有空間知覺、距離知覺、自我知覺、時間知覺、深淺知覺等。

知覺是觀察力的萌芽。兒童約3~4月時出現形狀知覺,24個月時有整體知覺,能把外顯的和部分被遮蔽的物體看成同一物體。1歲末開始有淺表的空間和時間知覺;但要到3~4歲才能辨別上下,前后,昨天、今天和明天,早晨和晚上;5歲才能辨別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專家的研究表明,知覺發育的早晚和小兒與外環境的接觸有密切關系。把6~7個月還不會爬的小兒放在“視崖”(一種模擬的觀察場景)上,他們并無害怕感覺;而同齡會爬的嬰兒即便有母親保護,也不肯從“崖”壁往下爬,而是設法后退或回避。這說明,后一類小兒已經有了深度知覺。在知覺的基礎上觀察力逐步發展。年齡越小,觀察越短暫,空間越狹窄,觀察的目的性和時間性越缺乏。小年齡兒童只會觀察外表現象,不會觀察事物內在聯系。

中國早教網知名專家建議:要加快知覺發展應多讓小兒作各種游戲,尤其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多擺弄各種物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18417.html

相關閱讀: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
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孩子成長始于模仿
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