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出現“暴力”行為,怎么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孩子愛打人,應該要怎么處理呢?“暴力”行為多發生在兩歲左右的小寶貝身上,當中尤以男寶寶多見。2歲左右的孩子出現“暴力”行為是一種生理發展的階段。孩子愛打人的原因有很多,自我意識萌發,動手排除異己之物與事,還不會與人溝通,欲得自己想要之物而不得等等。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說不清楚、別人沒有照做,情緒不好,就打人?措娪、電視上有大人的鏡頭,很好玩,于是就模仿等等,都是孩子愛打人的原因。孩子愛打人,應該要怎么處理呢?

  寶寶暴力怎么辦

  1、多關心,少冷漠

  如果事事拒絕,冷落孩子的話,孩子就有可能會萌生暴力行為,以求得爸媽的關注。對孩子冷淡、經常無視他的合理要求、不理會孩子表現出的暴力傾向,這樣的家長容易培養出帶有攻擊性的孩子。因為他們總是挫傷寶寶的需要,在幼小心靈中埋下了對人漠不關心的種子。

  無論事業、家務多忙,家長也應該留一部分時間給孩子,平時要多和孩子聊天,盡量滿足他合理的要求。生病、不適、傷心、疲憊、饑餓等生理問題盡量替寶寶解決好。

  2、與他一起面對不良情緒

  有些小伙伴拿走他玩的小汽車,他拿不回來,就動手打小朋友;他想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不得,就打人;他想買玩具,不得,打爸爸媽媽等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場景。

  寶寶易于被激惹,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和他一起抓狂,或者鼓勵他暴力獲得利益的做法的話,會強化孩子打人的行為,一發不可收拾。但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幫助孩子,以和平的辦法獲得玩具,和他定好規矩,說明為什么不滿足他的要求的話,孩子就慢慢地學會諒解爸爸媽媽的做法,能夠自我調節情緒了。

  家長不要強烈對待寶寶的攻擊性行為,也不要采取默認的態度。一旦攻擊性行為被默認的話,寶寶就會習慣通過打人來獲得關注或發泄心中之憤。家長不要對孩子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要立規矩,這并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要告訴他打人不好,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反復地講,具體地講,會有效果。

  對于兩歲多的孩子,父母可以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父母的擁抱可以令寶寶知道:打人的行為是不好的,但爸爸媽媽不會因此而減少對他們的愛。即使幼兒還不能完全理解成人的語言,但父母仍然可以向孩子說明:比如打人會讓人很痛,我們找找看有什么你喜歡的方法來代替打人。

  3、提高他的能力

  由于孩子能力不及,做不好爸爸媽媽安排的事,完成不了一些玩具的時候,他們就會用打人來發泄。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幫助他們做好這些事情。并在以后著意訓練。他能力強了,事情做好了,高興了,自信心強了,也就不會去打人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0063.html

相關閱讀:培養注意力的五個方法
游泳訓練可提高寶寶的智商
過度保護阻礙寶寶交往力培養
請給幼童嘗試的機會
如何幫助寶寶學習走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