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教養不當引發的兒童不良習慣及糾正??續上篇(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悄悄 原帖: (寫于8/3/2001 12:12:36 AM)

1、吃飯習慣不好:小寶寶吃飯容易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如一邊吃一邊跑、或者邊吃邊東張西望、吃飯講條件、不喜歡吃的就吐出來、挑食等等?赡茉斐蛇@些問題的原因有:
孩子還不餓,大人就一味強迫孩子吃飯;正在進行的游戲沒有玩夠,心理舍不得,難過;飯菜不好吃;大人過于遷就等等。

要解決下來情況,請注意下幾個方面:

A、仔細觀察孩子,估計孩子餓了再給他。
B、吃飯要在沒有玩具、不能游戲、沒有電視的地方進行,不要養成邊吃邊做其他事的習慣。
C、和成人一起吃飯,有助于提高寶寶的食欲。
D、如果寶寶不吃了,就讓他走,不要強迫他繼續吃完。當然,家長要仔細揣摩孩子的飯量,盡量盛得恰到好處,以此教育他不剩飯和節約糧食尊重勞動的美德。但同時,要相信孩子自己有飽餓感,如果飽了還強塞他會造成他對吃飯的反感。如果孩子堅持不吃,不妨餓他一、兩頓,有饑餓感對生物來講非常重要。孩子想吃的時候自己會表示出來。
E、成人的飲食習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吃青菜,首先飯桌上要出現青菜,而且,做家長的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我就不愛吃青菜,你看我××就不好,所以寶寶要多吃。”寶寶會理解成:“噢,原來青菜很難吃,連媽媽都不喜歡……”不如說成:“這是小白兔愛吃的青菜,寶寶來嘗嘗……”
F、飯菜要吸引人,把吃飯變成一種游戲,一種玩(有關帖子另附)。
G、對2歲以上的小朋友,可以讓他幫忙那碗筷,這樣他會更積極的參加吃飯活動。
H、有機會和小朋友一起吃。

2、撿臟東西吃: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有過撿東西吃的體驗,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形成壞的習慣。在寶寶還小時,家長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灌輸給他,掉在地上就臟了,一定不能撿起來吃的觀念。日常生活中免不了會有吃的東西掉到地上,家長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喲,臟了,去洗一下!辈⒘⒓慈デ逑矗蛘呤恰皢,掉到地上臟了,咱們不要了。”并立即將地上臟東西打掃到垃圾桶。有統計顯示,有撿東西吃的壞毛病的寶寶的家長多是那些吃的掉地上不給寶寶吃,又覺得扔了可惜,撿起來塞自己嘴里然后告訴寶寶:“掉地上了,太臟,媽媽吃了,給你新的。”寶寶理解不了這么多,只能明白媽媽可以撿起東西吃。所以……另外,對于小寶寶,東西掉床上、桌上和掉地上他分不清的,所以掉到床上、桌上的東西也要遵照上面的原則處理,不要以為干凈就撿起來吃掉。

在公共場所,從地上撿東西吃的危險性就更大,因此媽媽要注意:
A、 細菌在潮濕地方繁殖很快,因此要避免寶寶在這樣的地方撿東西吃。
B、 在戶外,任何東西掉到地上都不要撿起來吃,因為有可能此處曾有貓狗的糞便。
C、 室內地板上有小東西,一定要立即拿走,以免寶寶誤食造成嚴重后果。

3、 扔東西:

孩子到6-8個月開始,就開始扔東西了。在扔東西之初,寶寶異常興奮,因為他又掌握了一種技能,對于自己的大本領,寶寶會非常高興地多次重復。在重復的同時,他也在學習,比如他會觀察物體的墜落軌道,并學習不同物體落地時的聲音,比如他會通過多次觀察體會,他扔東西和發出聲音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從而學習邏輯,比如他扔出東西后等待聲音,從而學會心理期待等等。所以,扔東西是寶寶必經的一個成長階段,對于寶寶的智力和心理成長都會有好處。

但是,家長的不同態度會導致孩子向不同的方向發展。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在寶寶開始掌握這項技能時,提供給寶寶一些適當的玩具,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寶寶扔個夠,比如提供毛絨玩具、球、發聲玩具等,讓寶寶學習不同質地的東西落地后不同的反應等等。寶寶剛開始扔東西時,家長可以大量表揚他掌握了一項大技能,可以增強小小寶寶的自信心和快樂情緒。

但當他發展了下一個技巧時,要注意淡化他的扔東西行為。寶寶剛開始扔東西時,家長一定不要大呼小叫,因為家長的反應會讓孩子感覺很特別、很夸張,強化他扔的行為引起家長的注意、體現他的力量,一旦他認為引起別人注意,或想表現自己,就用扔的方式解決。而且慢慢他會自己體會出扔了什么東西會產生爆炸性效果,最終形成扔東西的壞習慣。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扔東西的壞習慣,媽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轉下文)

教養不當引發的兒童不良習慣及糾正??續上篇(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89040.html

相關閱讀: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
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孩子成長始于模仿
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