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時期正確的親子關系是培養健康人格的重要時期,也是家庭存在誤區最多的時期。教育專家提出,中國每年有1800萬新生嬰兒誕生,在這一代孩子的成長中,家長首先應具備專業素質。0-2歲的嬰幼兒應給予穩定的依靠,并讓他們自由體驗各種情緒變化。
孩子哭泣別阻止
嬰幼兒教育切忌用成人社會抽象的道德教育和經驗教育替代孩子自然的發展。家長在教育中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盡情哭泣、盡興玩耍、自由體驗。日前,在《時尚健康》、《時尚家居》和諧家庭基金等機構聯合舉行的“社會轉型期親子關系建構國際論壇”上,專家提出,孩子哭泣只是一種情緒表達。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哭,就成人成長的經驗說:哭是懦弱的表現、哭不解決問題……這種經驗直接導致孩子的情緒成長無法達到身體和認知成長同步。專家提出,嬰兒降生時就擁有原始的情緒:恐懼、憤怒、哀傷、快樂、好奇等,依靠這些基本的情緒,兒童發展和創造出豐富、生動、感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剝奪了孩子悲傷的權利,孩子缺乏了體驗,其情緒就不能發展、成長、成熟。
嬰兒“依戀”忌中斷
“兩歲前頻繁更換保姆相當于讓孩子不斷地幼年喪母。頻繁給孩子更換保姆或看護者都不利于孩子的心靈發展!北本┐髮W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提出,對于0-2歲的孩子,穩定的“依戀”是兒童與照顧者之間的關系,照顧者可以是父母親,可以是祖父母,可以是保姆等。親密的照顧者(穩定存在并且隨時與孩子有呼應的)能夠提升兒童的內在安全感。這關系到他長大后戀愛、交朋友,并和同學、同事或老板建立親密關系等。生活中有這樣的人,我們發現很難和他們建立起關系,他們還很容易受傷害,這是由于他們在0-2歲時沒有穩定的依戀關系。好的依戀關系可以讓孩子長大以后充滿自信,同時擁有較高的情商,有助于他們成年后成功戀愛、交友、培養人與人之間良好的社會關系。信報記者 智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05110.html
相關閱讀:該吃手時就吃手
讓害羞寶寶勇于表現自己(圖)
揭示孩子說話暗藏的小秘密
尊重呵護童年不應僅在“六一”
究竟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