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心理學家克力克從4個方面說明環境對孩子行為的影響:
。ㄒ唬┖⒆由畹目臻g以及空間里的事物,對幼兒的重要性遠遠地超過成人。例如,一個2—3歲的幼兒對其周圍的客觀世界充滿了好奇性和探索精神,一個充滿了豐富的刺激內容的環境會促進孩子的學習動機,激發孩子去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適當的生活空間有益于孩子動作和感知覺的發展,這是孩子生活經驗中最為基本的部分。
。ǘ┖⒆釉谖镔|環境中作用于各種事物,可以幫助孩子獲得其他領域中的知識。例如.孩子用手擺弄各種物件,可以使孩子逐漸懂得那些物件的特性.即它是軟的還是硬的,圓的還是方的,紅色的還是白色的,并且領悟出物件與其他物體的關系,即上與下,高與低,在與不在,在旁邊與在里面的概念。又如,動態的游戲,可以為孩子提供懂得時間概念的機會,輪流游戲可以讓孩子知道什么叫“一會兒”,以后的活動安排則可以使孩子知道“明天”是什么意義。
。ㄈ┝己玫挠螒颦h境有利于誘導和鼓勵孩子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性行為。例如,當孩子必須輪流使用玩具和材料時,他們就學會了與別人分享的行為;當孩子需要其他孩子幫助時,他們又學會了與人合作的行為,在戲劇性游戲或角色游戲中,他們領會了自身角色以外的其他人的感受,不僅有益于擺脫以自我為中心,而且也學習了與人相處,能考慮他人所需的技能。
。ㄋ模┰跊Q定孩子的游戲活動的種類時,物質環境是十分重要并具有深遠影響的因素,因為游戲活動是幼兒的最基本的學習形式,他們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在與客觀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漸認識外部世界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具體的物質對孩子發展和成長的重要性才相對減小。
一歲的孩子有一種天生的強烈愿望去找到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更多地控制自己的世界和他碰到的事。為了這樣做,他得把他自己和母親區分開來,并且離開她。想要進步和成長的愿望常常同另一種想和母親保持一種安全而特殊的母嬰關系的愿望背道而馳。在這個階段,當孩子需要父母,并且明白他不能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樣去控制事物時,他會更加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有時這種內心的沖突太強烈,以至于情感失去控制,孩子就會發脾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25282.html
相關閱讀: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孩子成長始于模仿
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