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感冒的寶寶也越來越多了。家長可能會覺得那么常見的感冒不是什么大問題,其實稍有不慎,小感冒也會引起大狀況,爸爸媽媽可不能輕忽喲!
感冒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上呼吸道感染”。成人每年會有2~6次感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每年會發生6~9次,尤其是上托兒所、幼兒園與學校的兒童,更容易被其他兒童傳染感冒。
病毒是感冒元兇
病毒是造成感冒的主要原因,有多達200多種的病毒能引起感冒,它們可以通過接觸患者的皮膚、分泌物或吸入患者的飛沫而傳染。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會逐漸對這些病毒產生免疫力,因此青少年與成人發生感冒的頻率會比小時候降低很多。不過,如果經常待在室內、接觸其他患者或抵抗力較弱,還是很容易發生感冒的。
并發癥不容忽視
對大多數人而言,感冒是一生中最常罹患的疾病。因此,許多人對感冒往往缺乏重視。其實,即便感冒不是大病,卻也不能輕視,因為感冒期間容易合并發生其他的感染,包括鼻竇炎、急性中耳炎(兒童最為常見)、鏈球菌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這些感染都需要馬上就醫治療。
如果兒童患者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癥狀,也應該趕快就醫,如持續哭泣、嗜睡、發高燒超過3天、發冷或流汗、嘔吐或腹痛、嚴重頭痛、耳朵疼痛、呼吸困難等。
居家照顧要點
在罹患感冒時,可采用一些簡單的居家照顧方法,例如每天用加少量鹽的溫水清洗喉嚨數次,或喝些溫的檸檬水加蜂蜜,可減輕喉嚨疼痛與咳嗽。用加少量鹽的溫水清洗鼻腔,可以減輕鼻塞的癥狀。
緩解癥狀用藥建議
如果感冒患者沒有上述必須就醫的情形,建議可購買以下藥品來改善癥狀:
1. 退燒止痛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8歲以下兒童不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與其他的非甾體類抗炎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藥物可能會加重氣喘與消化性潰瘍的癥狀。
2. 減輕鼻子癥狀的抗鼻充血藥物。不要長期使用,另外2歲以下兒童、甲狀腺機能亢進或高血壓患者不可使用。
3. 減輕流鼻水、打噴嚏的抗組織胺藥物。
4. 止咳藥和化痰藥。
自我照護正確觀念
首先,目前并沒有藥物可以讓感冒不再復發。其次,感冒有病毒性和細菌性之分,所以應該對癥下藥,選擇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及抗生素。
請注意,如果您能看懂OTC藥物上的說明,那就根據說明或醫師建議來服用。如果您看不懂藥物說明,或是有特殊體質、慢性疾病、同時服用其他藥物,那么請先咨詢醫師如何使用治療感冒的藥物,這樣對健康比較有保障。
春季防流感
除了一般的感冒之外,進入春季后,更要特別小心流行性感冒,包括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都會引起流感。
流感主要是呼吸系統受到感染,癥狀比普通感冒更嚴重,包括發高燒、發冷、干咳、喉嚨痛、鼻塞、嘔吐、頭痛、肌肉酸痛僵硬等,而且是突然發作,患者往往無法正常上學或工作。通常流感癥狀會在7~10天內減輕,但疲倦感卻可能持續數周,其并發癥包括腦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氣管炎等,對老人、慢性病患者與免疫力低弱的人來說,流感甚至可能致命。
如何打流感疫苗
每年9、10月是進行流感疫苗注射的時節。流感疫苗有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兩種,滅活疫苗對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安全可靠,效果也較好,可按說明應用。減毒活疫苗主要適用于健康成人與少年兒童,孕婦禁用。
6~35個月的寶寶需要接種疫苗2次,每次0.25毫升,中間至少間隔4周。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特別是對雞蛋過敏的寶寶不能注射;蛘吆⒆佑懈篂a、發熱、感冒等癥狀,即使很輕微,也不能注射。
接種疫苗前應保證休息,避免空腹接種。接種完后,要在醫院觀察20分鐘,以防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有些寶寶會出現低熱、頭痛、乏力等癥狀,個別的還會伴有皮疹、惡心、腹瀉等,這些屬于正,F象,注意讓孩子適當休息、多飲水,1~2天后應會自動消失。若局部反應較重或短時間內不消退者,應盡快去醫院就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48618.html
相關閱讀:冷天兒童易反復呼吸道感染
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廚房用電的安全措施
一秒變潮寶,春游給BB拍照必備道具
孩子發育狀況不達標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