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3:沒有責任感、駝鳥心態
誠誠平常話不多,凡事都不跟媽媽商量,小小腦袋瓜只想到眼前的利益,例如:現在可以吃到零食、看到電視、打游戲……,他很少體諒媽媽的辛勞,一碰到問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或躲在墻角,或用自己幼稚的方法把問題隱藏起來,所以媽媽經常會從誠誠的書包里找到發霉的面包,才知道誠誠又沒吃早餐;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里,才知道誠誠嚴重的學習問題。面對這個悶不吭聲又常常以自己的方式躲避問題的孩子,媽媽常常擔心得晚上睡不著,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誠誠又會出現問題,更糟糕的是這些問題都還是別的老師、同學或者是媽媽自己發現,才知道事情已經很嚴重了。
專家的叮嚀:讓孩子分憂解勞,說出心里話
幾乎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也能像個大人,為爸爸媽媽分憂解勞。所以爸媽可以嘗試著把部分工作難題或經濟安排說給他聽、跟孩子分享。不用擔心孩子是否聽得懂,只是憑借這樣的方式讓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建立起經驗分享的習慣,習慣養成后孩子跟爸爸媽媽便會無話不談,爸爸媽媽不必特別叫窮或叫苦,但可以把你憂心的事告訴他,讓他幫忙解決,即使他解決不了,也會比較貼心。沒有什么比把孩子當大人、讓他來照顧你,更能培養責任感的。
除了讓他分憂解勞外,也要分析駝鳥心態的壞處給他聽,把問題處理和不處理的兩種結果攤在面前讓他們選擇,也可以畫在紙上讓他們選,通常孩子很快就會很清楚駝鳥心態的壞處。
孩子會有駝鳥心態跟他“不愿分享”很有關系,主要原因在于他覺得碰到問題很難解決,自己無法處理或可能遭爸爸媽媽責罵,所以就想方設法的把狀況隱藏起來。曾經有位媽媽發現,他的孩子因為想趕著去上學,但又不愿意讓爸媽知道自己早餐來不及吃完,所以就偷偷把面包和牛奶倒在陽臺外,面對這種情況,媽媽該怎么解決?責罵不是辦法,要根本解決孩子不想面對問題而選擇逃避的駝鳥心態,有以下三種方法:
1、讓他分憂解勞
要明確且溫和的告訴孩子,早餐是爸媽辛苦工作賺錢買來的,我們每個月的收入有限,要付水電煤、贍養費、買食物、還要買寶寶的玩具衣服和書,爸爸媽媽省吃儉用就是希望寶寶可以吃的好、用的好,而你卻直接把早餐丟掉,不珍惜食物,媽媽很傷心。
2、讓他愿意分享
這是長期工作,平日爸媽就要常常跟孩子聊聊心里話,和他做朋友跟他親近,這樣下次他如果碰到同樣的問題,至少孩子會懂得先跟媽媽說:“媽媽!我上學來不及了,我可以不吃嗎?”而不是為了害怕被罵而選擇偷偷摸摸丟掉早餐。
3、讓他知道家人會幫他解決問題
要讓孩子知道,問題雖然很難解決,但只要他愿意說出來,家人都會站在他這邊,跟他一起、幫忙他解決問題。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很清楚的了解,家人是他最堅實的后盾,在家人面前不需要隱藏問題,而是可以將自己的煩惱講出來大家一同想辦法面對。
檔案4:太好動
強強是標準的好動兒,他運動細胞很好,在家里總是動個不停,手摸著門框,就會像蜘蛛人一樣爬上去;吃飯吃著吃著就會溜到桌子底下或到處蹦蹦跳跳,有一次他爬樓梯,不小心跌斷了手,媽媽緊急送他到醫院開刀、打石膏,但過了一周,他又故態復萌,不僅敲打石膏,而且有危險的大動作。回醫院復診時,在等待的二個小時中,強強成了候診室最受矚目的小孩,他跑來跑去,一會兒催媽媽帶他去洗手間,一會兒又要去推診療室的門,可憐的媽媽只能在強強后面追著跑,哄著騙著想辦法要他安靜個2秒鐘。
專家的叮嚀:引導孩子學習運動才藝,一起構筑夢想
大人看到好動兒通常都很厭煩,但換個角度出發其實“好動”也是一種天份,爸爸媽媽應該善用這種天份,讓孩子充裕的精力發揮到正確的地方,長此以往或許將成為孩子終身的愛好。
1、培養運動才藝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體育場踢球、溜滑梯、跑步,或者設有兒童游戲的場所玩耍,幫他發泄過多的精力。年紀稍大,可以送孩子去學武術、網球、芭蕾舞等等,這也是讓孩子發泄精力的好方法。比方說像學武術,每周三次每次兩小時,那兩小時中孩子得熱身、出拳、踢腿甚至跳躍,對于好動的孩子其實是非常好的一種精力發泄。若孩子在武術上表現優異,得了許多獎牌,可以讓孩子更有自信、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是,每次練完回家,他的精力放盡,自然就會靜下來和爸爸媽媽一起享受家庭中比較靜態、悠閑舒適的生活。
2、去欣賞孩子的好動
孩子之所以好動,是因為他天生就是有“好動”的恩賜,這并不是壞處,像舞臺上唱歌跳舞的天王天后、國內外知名的運動員,天性中多少都有一些好動的因子,爸爸媽媽應該好好引導孩子將這股能量運用到正確的地方,并一起構筑夢想。一來是讓他精力有處發泄,二來是因材施教。面對這樣的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使他安靜、如何拘束他上面是非?上У模拖駥毼锉徊堇K綁住一樣,因為你很可能扼殺了另外一個充滿天份的小姚明或者是小甜甜布蘭妮。
檔案5: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皓皓媽媽帶著皓皓去參加幼兒園同學的生日派對,為了這個party,皓皓特別讓媽媽幫他精心打扮成一個小紳士,皓皓之所以這么在意的裝扮,是因為自己喜歡的同班同學小涵也會參加這個party。但很糟糕的是party已經開始了很久,可是小涵卻一直沒有注意到皓皓,仍然在小涵媽媽旁邊與其它同學玩,這時皓皓突然發起飆來,沖過去把小涵推倒并不斷哭鬧,還在自己媽媽和小涵媽媽面前大喊大叫說小涵若再不理他就要打小涵,儼然一付“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的兒童版,害得兩位媽媽都很尷尬。皓皓媽媽雖然不斷安慰、教訓皓皓,但皓皓卻越哭越大聲,就是要小涵跟他玩。
專家的叮嚀:把自己想象成小太陽或開心果,就能很自然的跟別人相處
皓皓的表現其實是不懂得與人相處的例子,相對于某些不知道如何和其它同齡人相處的孩子,有些小朋友天生就是EQ情商高手,在游樂園溜滑梯、到超市買東西、到主題樂園排隊,他都能認識一些新朋友,并和新朋友們們玩得很開心。這些人氣很旺的小朋友,即使年紀很小,他也知道出去玩時可以和其它新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所以總是會有一大群同齡人圍在他身邊熱熱鬧鬧。這種高EQ其實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和爸爸媽媽的教育很有關,若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害羞、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和別人一起玩,爸爸媽媽要如何協助寶寶培養高人氣的特質呢?
1、對別人要和善
俗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善、對別人好,像上述皓皓的例子,媽媽可以教孩子和善的邀請小女生一起玩,或幫小女生服務等。兒子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母親可以給他意見,教他怎么做,而不要一味的斥責小孩胡鬧或漠視他喜歡那個小女生的感受,這樣只會使兒子更悶更急。
2、做好自己就好
有些孩子就是比較安靜,比較不愿意去跟別人相處,面對這樣的孩子其實不需要勉強他去跟別人社交。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只要他做好自己、有自信,在有人需要幫助時,能不自私的發揮自己特長去幫助別人就是很棒的了。
3、把自己想象成小太陽
爸爸媽媽的身教是很重要的,如果爸爸媽媽在和朋友、親戚間的相處中常常扮演著樂天健談、開心果的角色,常常帶給別人歡笑、快樂與溫暖,而且碰到人際相處中爭吵、尷尬等不好的情況,爸爸媽媽也能表現出氣度從容地面對,對于孩子也將是很好的模范。
本文由《聰明寶寶》提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64831.html
相關閱讀: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
孩子成長始于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