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需要一種心靈的寄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這團毛線,是絕對不能洗的,因為上面殘留著“媽媽的味道”,是孩子的一種“心靈的寄托”。

  如果年輕的媽媽要離開家一段時間,請給幼小的孩子給孩子一個“心靈的寄托”。

  4歲的小女孩琴琴在讀幼兒園中班,她最寶貝的東西是一團纖細的毛線。無論去哪里,她都帶著它。

  一天上午,調皮的小朋友東東突然奪過琴琴手里的毛線,扔到了草叢里。琴琴驚惶失措,拼命去草叢里找,等她發現找不到,便放聲大哭。

  琴琴的表現嚇壞了老師,最終她們發動整個幼兒園的老師一起找。拿到毛線的一剎那,琴琴的哭聲停了下來,她緊緊攥住它,抱在胸前,但毛線已經臟得不行了。

  琴琴的這次慟哭嚇壞了幼兒園的老師。最后在心理醫生那里,她們找到了答案。

  這根毛線,是一張因破舊而被媽媽扔掉的毛毯上的,而這張毛毯,是琴琴很小的時候和媽媽一起蓋的,F在,毛線是它唯一的殘留者。

  她的媽媽回憶說,琴琴很小的時候,她經常出差。每次出差,琴琴都哭得厲害。一開始,她會耐心地勸女兒,發現沒辦法后,就對琴琴很兇,有時會忍不住打女兒。后來,琴琴忽然不怎么哭了,媽媽走也好,回來也好,她都很安靜,因為她有了這一團毛線。

  其實,這團毛線對琴琴來說,就是“媽媽”。她將對媽媽的一切期望轉移到了這一團毛線上。這團毛線,是絕對不能洗的,因為上面殘留著“媽媽的味道”,是孩子的一種“心靈的寄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24364.html

相關閱讀:孩子說:媽媽,請別來打擾我!
孩子成長始于模仿
媽媽,別以為我聽不懂你的話
剛出生的幼兒的聰明表現
讓孩子學會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