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嚴格地說,熊貓是錯誤的名詞。這一錯案是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墒,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于自右向左認讀,于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說慣了,也就很難糾正。于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于食肉目。
后來熊一直保持肉食習慣,而大熊貓卻棄葷食素,最喜翠竹,偶爾也吃玉米稈、幼杉樹皮。這是為什么呢?據科學家研究,大熊貓遠祖雖是肉食動物,后來,由于尋不著肉食,只得吃滿山叢生的竹子,代代相傳,也就養成了吃竹子的習慣。大熊貓食用的竹類共有17種,其中最愛吃的是冷箭竹和華橘竹。不過,竹子中的營養成分不多,主要是難以消化的纖維素,所以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凡是大熊貓活動的地方,最容易發現的就是一堆堆纖維素糞便。不過,大熊貓有時也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動物。
大熊貓的活動范圍與季節關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沒有積雪或積雪較少的山谷地帶。冬天照;顒樱瑳]有冬眠的習慣。夏秋兩季則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帶活動。天氣炎熱時,也常到山溝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時候還下水游泳。大熊貓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到處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別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搖搖晃晃,爬起樹來卻挺 高明。它的聽覺非常靈敏,受到驚擾時,就非常靈活地攀上高高的樹梢,躲藏起來。
大熊貓性情孤僻,平時獨來獨往,只有在發情期,雌雄才暫時同居。它們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產一仔,有時可產兩仔。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于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為成體約需兩年左右時間。
正因為大熊貓繁殖艱難,存活又難,所以如今我國野生的大熊貓屈指可數,估計只有1000只左右。
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著300萬年歷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芯勘砻,大熊貓
幾百萬年來的形態構造變化不大,現今的大熊貓仍然保留著許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貓有著活化石之稱。
選自葉永烈《國寶——大熊貓》,有刪節。
13.選文圍繞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一中心,運用 順序分別介紹了大熊貓的 、 、 、 等情況。(3分)
14.結合全文說說大熊貓珍貴的主要原因。(2分)
15.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一句的最少一詞能否刪去,并請說明原因。(3分)
16.選文劃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表達上有何作用?(2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3.邏輯(1分) 食用習慣 活動范圍 繁殖 生長狀況(1分)
14. 它體態可愛 數量稀少(1分) 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動物的珍貴價值(1分)
15. 不能刪去(1分)原因:最少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它比較客觀地說明了熊貓每晝夜的竹子食用量,刪除后意思的表達就絕對化了,容易被理解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2分)
16. 例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說明;(打出其中一種1分)作用:充分說明了大熊貓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進一步突出了大熊貓的珍貴。(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shuomingwen/1088149.html
相關閱讀:濕地閱讀答案
羅祖德《我國為什么洪災頻繁》閱讀答案
楊先碧《追趕火車的移動站臺》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吉利小斯《蝙蝠俠能否飛到現實中來?》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霧》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