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肖復興《詩與成都》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說明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8~11題 詩與成都 肖復興 ①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個特別之處,便是它和詩的關系格外特別。 ②成都古今出過的詩人很多,歷代來過成都的詩人更是無數,他們的詩再漂亮,并不足以說明成都就是詩城。能證明成都是一座詩城的,是詩對這座城市的影響,詩如水一樣在這座城市蔓延的滋潤和普及。  ③曾經在成都最為大眾化的茶館,也有百姓自發的寫詩的熱情。有好事者將自己寫好的詩拿到茶館里張貼,第二天再去一看,應對者已經如云。和詩者,在茶館里彼此打擂臺。茶客們,則在觀看中肆意地評點優劣。詩讓人們自得其樂,再沒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館里這樣對詩的熱鬧場景了,想象那勁頭趕得上《紅樓夢》大觀園里的賽詩會吧! 、苓曾經讀到過這樣一則故事。說是抗戰期間,在半邊街魏家祠堂對面開有一家飯館,戰爭期間經濟拮據,怕人吃飯不給錢或賒賬;飯前先要錢呢,又覺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傷自己的面子。店家便寫下一首詩,貼在墻上:“進門好似韓信,出門賽過蘇秦,賒賬桃園結義,要賬三請孔明!本渚溆玫,又通俗好懂,眾人皆會意而笑,皆大歡喜。在成都,詩不止于詩家之間風雅的唱和,而很實在,很實用,又有幾分居家過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艱辛日子里的苦中作樂! 、菰倥e一例,便是在成都連乞丐都能寫詩。一個成都乞丐的“烘籠”詩:“煙籠向曉迎殘月,破碗臨風唱晚秋,兩足踏翻塵世路,一盅喝盡古今愁!本尤话哑鄾鰧懙萌绱嗽娨獍蝗弧R苍S,這只是丐幫中的鳳毛麟角,但他們確實曾經存在過并為成都留下了不俗的詩作。這在別的城市里,我還真的未曾聽說過! 、1913,成都慈善人士曾經在北門一破廟舊址上搭建一排瓦屋,專門供乞丐在寒冬時有個避風的地方,并取了個典雅的名字,為“棲流所”。沒過多久,便被乞丐在門上貼了一副對聯:“是士紳工商之友,與魑魅魍魎為鄰”。既工穩,又俏皮。 、咭蛔矫窕某鞘校拍軌驅⒃姀母哐诺牡钐蒙侠聛,讓詩和自己平起平坐。而一座有詩的傳統的城市,才能夠花開一般,處處都可以綻放出詩來! 、喑啥嫉脑姷膫鹘y,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而詩的傳統更是一種文化的底蘊,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久歲月的積淀和打磨,詩才化為了這座城市的血脈和基因! 、嵊浀猛瑸樵娙说鸟T至先生曾經說過一段話:“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边@實在是成都的福氣。成都人便也格外珍惜這一福分,將杜甫當做自己的詩神,把草堂當成詩的殿堂,每人日即正月初七這一天,都要到草堂里祭拜,已經成為由來已久的習俗。如果沒有這樣長久的珍惜與敬重,如何能夠形成詩的傳統?詩的傳統在一座城市走過了一千多,這座城市又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成色?⑩安史之亂后,杜甫攜帶自己的稚子,從甘肅的同谷步行了一個多月,才走到了成都,投奔到當時任劍南節度使的朋友嚴武門下。但不多日后,杜甫堅持搬出條件優越的嚴府,而居于簡陋的寺院之中。日后,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間茅屋,寫下《堂成》一詩,其中:“暫止飛鳥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一聯,道出了草堂建成時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這樣情趣盎然卻又令我們會心會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詩句。我一直這樣認為,正是杜甫自身這樣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詩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這座城市詩歌傳統的平民性,讓詩和這座城市的人們心心相通。詩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詞,不再是詩人的專利,而屬于大眾和這座城市的每一棵樹,每一朵花。⑾成都,不僅是一座茶城,一座花城,一座美食城,還是一座詩城。 (有刪改)賞析:文章道出了成都與詩歌的特別關系,讓人體會詩如水一樣在這座城市蔓延,經過歲月的積淀和打磨,最終化為我們的血脈和基因。8、第1段中,成都和詩的關系“格外特別”。詩與成都“格外特別”的關系是什么?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4分)答:①成都古今中外出過的詩人很多,來過成都的詩人更是無數;②詩如水一樣在這座成都滋潤普及:百姓、乞丐等自發寫詩的熱情;③“詩圣”杜甫在安史之亂后來到成都,并留下讓人敬仰的“杜甫草堂”。【這道題考查的是學生的概括能力。通過通篇瀏覽可以發現,答案分別出現在第2~8段中?忌杞庾x題目“詩與成都”;詩對成都,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抓住文中所寫人物故事歸納中心詞“生活化”“平民化”來進行分析作答。】9、文章3-6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成都是一座詩城”的?請分點簡要概括。(6分)答:①百姓茶館對詩;②詩的恬淡和狡黠(或者人們以詩苦中作樂);③乞丐也能作出不俗的詩!具@道題考查的是對第3、4、5、6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與總結。從三段到六段可以看出詩歌對成都市民生活的影響。文章通過描寫詩歌對茶館文化、市井生活、百姓生活的影響,詩讓人們自得其樂;詩讓生活充滿情趣,詩讓人在艱辛日子里的苦中作樂。從分值來看,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10、文章第4段“賒賬桃園結義,要賬三請孔明”中的兩個三國典故,表達的是什么意思?這樣用典有何好處?答:意思:賒賬的時候就像桃園結義一樣爽快,等到要賬的時候店家就像劉備三請諸葛亮一樣難辦。作用:①該用典通俗易懂,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賒賬的簡單,要賬的困難;②彰顯出成都百姓寫詩的熱情和功底!  驹擃}考查學生對“掛賬、要賬”兩種生活情態的理解,老板通過詩歌巧妙的說出自己不想賒賬,并考查了“用典”的修辭手法。用典的全文應為:“一進門來蘇東坡,坐下韓信問蕭何;蘇秦巧言能賒欠;徐庶不語也白說,賒賬好比三結義,要帳好比請諸葛;不是本號不賒賬;如今要賬太羅嗦。”(意思是說:進店來的客人像蘇東坡一樣,衣冠端正。(暗含無賒賬之理),坐上來跟店家聊起來,就像韓信求著蕭何一樣。如同合縱家蘇秦的口才,說來說去就是要賒賬。但是店家在那里來一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客人也拿他沒轍。賒賬的時候就像桃園結義一樣爽快,等到要賬的時候店家就像劉備三請諸葛亮一樣難辦。所以末尾交代不是本店不賒賬,要賬的時候實在是太麻煩了。用典的好處之一是使表達含蓄而不淺露,增添趣味性。歷史傳說或寓言故事,使文章內蘊比較豐富。)11、第10段引用了杜甫建成草堂之后的若干詩句,而未引用杜甫在草堂的名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若在此處引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否合適?請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答:不合適。第⑩段引用的詩,皆取材于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體現的是的一種情趣盎然的恬淡、舒適、愉悅之感,與下文所說的杜甫詩歌的平民性以及讓詩屬于“一顆樹”“一朵花”相呼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重在抒發自己的困難以及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總體基調與文本內容不相符合,故不適合!  究疾榭忌鷮υ姼璧膬热菖c思想情感、主題的理解!短贸伞罚骸皶褐癸w鳥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水檻遣心》:“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南鄰》“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江村》:“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以上詩歌體現了詩人的感情基調為:欣喜、閑適、悠然自得。詩歌洋溢著寧靜、和諧的氣氛。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敘寫作者茅屋被風吹破,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的個人痛苦,以及體察人間冷暖、憂國憂民之心。考生需理解文中詩句,回憶八級所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進行對比閱讀,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shuomingwen/484804.html

相關閱讀:楊先碧《追趕火車的移動站臺》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濕地閱讀答案
吉利小斯《蝙蝠俠能否飛到現實中來?》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霧》閱讀答案
羅祖德《我國為什么洪災頻繁》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