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蘊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節日體系,春節、除夕、端午、中秋、重陽……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是通過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活動來寄托自己在歲時中的希望和情懷,于是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節日飲食風俗。
②中國人對春天有著深厚的感情,春季的節日也格外多,如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等,人們對春天的希望,對人生的暢想全在這些歲令對節中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③春節是農歷的大年初一,是中國—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節氣中大年初一這一天也稱元日,也就是過年,此方人郝會包餃子以賀春節,餃子內還要包上一些錢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會有格外好的運氣。南方人則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興、年年高升”的吉樣之意。春節之時,親朋好友還要互相拜年,吃年節酒。這個習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時,長安城內“每至元日以后,遂飲酒相邀迎,號“‘傳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時還會喝屠蘇酒、柏味酒、椒華酒以賀新年,取吉辟邪。
④正月十五元霄節,除了看花燈、猜謎語等節日法動外,吃湯圓是萬萬不能少的。湯圓在北方多稱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相傳湯圓始于春秋時期,宋代時已經稱其為“圓子”“團子”,取“團團圓圓”之意。相傳甚廣的民謠《賣湯圓》,吃了湯圓好團圓,這對中國人來說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節也是中國民間比較重大的節日,千百年來,人們為紀念屈原而獨創了端午節必食的美味一粽子。粽子.古稱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節和重陽節為人們在金秋時節平添了幾分愉悅。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團圓之節。賞月、吃月餅、飲桂花酒都是這個節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或 “老人節”。重陽時節,秋菊盛開,相聚、登高、?菊、飲菊花酒,人們在辟邪祈福中享受著生活的無限歡娛。
⑦冬天的節日中以冬至、臘八和除夕最為重要。大年三十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舉宴,謂之合家吹、團年飯。從古代起,人們就極為重視除夕之夜!肚寮武洝芳丛啤俺辜彝ヅe宴,長幼成集,多作吉利語,各年夜飯,俗呼合家歡!蹦戏饺藢⑦@晚的團年飯稱為“年夜飯”“宿年飯”“合歡宴”等,住肴美供應有盡有:北方必吃餃子,“年年餃子年年高”?傊,除夕食俗是合家團圓、慶豐收、賀歲迎新的象征。
(選自《中華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動)
18.第②-⑦段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 “節日飲食風俗”的?請結合內容具體說明。(4分)。
答:
19.根據第③④段內容,查找相關倌息,用簡法的語窗填表。(4分)
節日飲食風俗
寄托的希望和情懷
農歷大年初一,北方人餃子里包一些錢物。
⑴
(2)
團團圓圓、吉祥美好
20.請從說明文用語準確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相傳吃湯圓始于春秋時期,宋代時已經稱其為“團子”“圓子”。
答:
(2)正月十五元霄節.除了看花燈,猜謎語等節日活動外,吃湯圓是萬萬不能少的。
答:
21.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錄》中的話,請結合語境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
2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是( )(4分)
A.吃年糕.寄寓“年年高興、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辟邪祈福之意。
B.從元日至元宵之間的這段日子被稱為春節。
C.冬天的節日中以冬至、臘八、除夕和重陽最為重要。
D.古人從除夕之夜開始,就相邀飲酒,被稱為 “傳坐酒”。
答案:
(二)20分
18.(4分)時間順序(1分)。先介紹春節和元宵節的食俗,接著介紹夏天端午節、秋天中秋節和重陽節的食俗,最后介紹冬天除夕的食俗(3分,漏答一個季節扣1分);虬凑沾合那锒瑏斫榻B節日食俗(2分),同一季節又按過節的先后來介紹(1分)。
19.(4分)(1)祝福吃到錢物的人今年有格外好的運氣。(如只答到“祝福人有好運氣”得1分)(2)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各2分)
20.(4分)(1)準確地說明了“吃湯圓始于春秋時期”的說法,沒有得到證實。(2)“萬萬”表程度,強調了在元宵節吃湯圓的重要性。(每小題2分)
21.(4分)再現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飯的情景;為“從古代起,人們就極為重視除夕之夜”作佐證,文章語言典雅。(答到兩點即可,每點2分)
22.(4分)A(B項農歷大年初一是春節;C項“重陽”是秋天的節日;D項“傳坐酒”是元日以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shuomingwen/1323549.html
相關閱讀:楊先碧《追趕火車的移動站臺》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霧》閱讀答案
吉利小斯《蝙蝠俠能否飛到現實中來?》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羅祖德《我國為什么洪災頻繁》閱讀答案
濕地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