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成長與成功 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說明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成長與成功

①當我們說一個人成長了,通常意義上不是指他的身體長高了,或者齡長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層面更加成熟了。成長,意味著一個人的思想更加豐富、心靈更加充實、能力不斷增加、經驗日益豐富、意志更加堅強、個性更加圓潤。而停止成長,則意味著一個人停止了對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樹的樹枝不再伸向天空,沒有了觸摸藍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時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長。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義,當一個人在社會上取得了財富、名譽和地位時,我們就說這個人成功了。但事實上,這一成功的定義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從本質上講,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個人成長的自然結果。成功不是某種靜態的東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來;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與其稱其為“成功”,不如叫做“運氣”,人們看待成功,未免過于簡單粗暴:只看結果本身,而不去探索產生結果的路徑。成功是怎么來的?是通過自身艱苦卓絕的努力得來的。從本質上講,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個人成長的自然結果。

③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五歲時,指物作詩立就,然其父未能關注其成長,滿足于邑人的“賓客”之道,“錢幣”之誘,“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十多后,天賦超人的方仲永“泯然眾人矣”。而居里夫人,幾十如一日,埋頭科學研究。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學的世界,“像一個小孩兒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將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對未知的探尋之中,經驗日益豐富,意志更加堅強,再次獲得諾獎的垂青。由此可見,持續不斷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長的必然結果。

④追求成長,讓成功成為成長的必然結果——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確的道路。所謂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耕耘是不斷的成長,收獲是必然的結果。如果我們只向往結果,而忽略成長,必然拔苗助長,最后枯萎而死。我們都見過飛舞的蝴蝶,在展翅飛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麗,但請別忘了,在美麗的背后,它曾經有過毛毛蟲的爬行、織絲成繭的辛勞、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繭化蝶的痛苦。

(有刪改)

1.圍繞“成長與成功”,全文主要表達了什么觀點?(2分)

答: 。

2.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樣進行論證的?請簡要分析。(4分)

答: 。

3.請根據本文對“成長與成功”的看法,簡要分析下列任意一個人物的事例。(3分)

A.《鄧稼先》中的鄧稼先 B.《偉大的悲劇》中的斯科特 C.《范進中舉》中的范進

答: 。

答案:

1.(2分)追求成長,讓成功成為追求成長的結果。(成功是成長的自然結果。持續不斷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長的必然結果。)

評分標準:語意相近即可。如答括號內的內容,任何一句,1分.

2.(4分)首先列舉方仲永沒能成長故未能持續成功的反面例子(1分),緊接著列舉居里夫人重視成長持續成功的正面例子(1分),一反一正,形成鮮明對比(1分),最后得出“持續不斷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長的必然結果”這一觀點(1分)。

評分標準:每點1分,共4分,語意相近即可。

3.(3分)示例一:鄧稼先在持續的成長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科學的研究中不斷豐富經驗,磨練意志,增強能力,獲得了成長;成為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獲得了成功。示例二:斯科特看似未取得世俗的成功,實際獲得了人生的成長。他未能成為登上南極點的第一人,但是他以探險的勇氣和對科學精神的堅守贏得了世人的尊重。示例三:范進是一個看似獲得成功卻未能獲取成長的人。他經過多次考試獲得功名,但心靈受到摧殘,思想受到戕害,不過是封建科舉制度下的一個犧牲品。

評分標準:表明觀點1分,闡述合理2分。共3分。)

本文來源于查字典語文網yuwen.chazidian.cn,查字典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學習。如有什么問題或建議請加查字典語文網的QQ群315357333溝通交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shuomingwen/456550.html

相關閱讀:《霧》閱讀答案
羅祖德《我國為什么洪災頻繁》閱讀答案
楊先碧《追趕火車的移動站臺》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濕地閱讀答案
吉利小斯《蝙蝠俠能否飛到現實中來?》初中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