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復魯?非書》閱讀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文言文閱讀答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復魯?非書

姚鼐

鼐聞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之發也。惟圣人之言,統二氣之會而弗偏。然而《易》、《詩》、《書》、《論語》所載,亦間有可以剛柔分矣。值其時其人告語之,體各有宜也。自諸子而降,其為文無弗有偏者。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①鐵;其于人也,如憑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之。其得于陰與柔之美者,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②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

且夫陰陽剛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氣有多寡進絀,則品次億萬,以至于不可窮,萬物生焉。故曰:“一陰一陽之為道!狈蛭闹嘧儯嗳羰且。糅而偏勝可也;偏勝之極,一有一絕無,與夫剛不足為剛,柔不足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聞樂,以為聲歌弦管之會爾;茍善樂者聞之,則五音十二律,必有一當,接于耳而分矣。夫論文者,豈異于是乎?宋朝歐陽、曾公③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歐公能取異己者之長而時濟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觀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學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陳理義必明當;布置取舍、繁簡廉肉不失法;吐辭雅馴,不蕪而已。古今至此者,蓋不數數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為然乎?

注:①?(liú):上等的黃金。②?(liáo):清深悠長。③曾公:指宋代散文家曾鞏。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崇山峻崖崇:高大B.今夫野人孺子聞樂孺子:讀書人

C.必有一當當:適當D.殆近于二公焉殆:大概

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劃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陰陽剛柔,其本二端奚以知其然也

B.則品次億萬險以遠,則至者少

C.夫文之多變夫晉,何厭之有

D.文之至者,通乎神明相與枕藉乎舟中

小題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B.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C.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D.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小題4:把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其于人也,如憑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之。

(2)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

(3)歐公能取異己者之長而時濟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D

小題4:(1)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個性氣質,就像登臨高處眺望遠方,像君臨天下讓萬眾朝拜,像擊鼓激發成千上萬名勇士去戰斗。

(2)觀看他們的文章,唐詩它們的章句,而作者的性格、情感和外表、狀態,也全都不一樣啊。

(3)歐陽公能學習與自己網格不同的人的長處,來經常補益自己的陰柔之美,曾公能避開自己的短處而不顯現出現(不至于過分陰柔)。

小題1:“孺子”應指兒童

小題2:D均為介詞,但前一個介進對象,可譯為“與、同”;后一個介進處所,可譯為“在”。A均為代詞,它們;B均為連詞,那么;C均為首語氣助詞。

小題3:文段標點為: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小題4:(1)關鍵字:憑、君、朝、鼓(2關鍵字:諷、形狀、舉、殊)(3)關鍵字:異己者、時、濟、不犯

【參考譯文】

姚鼐聽說天地之道,只是陰陽剛柔罷了。文章是天地的精華,是陰陽剛柔之氣表現的。 只有圣人的話,是陰陽剛柔二氣的交融而不偏重。但是《易》《詩》《書》《論語》所載的, 也間或可以用剛柔來區分。對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說話、表達也有適宜的方式。自從諸子 以后,所做的文章,沒有不有所偏重。那些得到陽剛之美的人,那么他們的文章就像雷霆, 像閃電,像長風從山谷中出來,像崇山峻嶺,像大江決堤,像駿馬奔馳。那光彩,像明亮的 太陽,像燃燒的火焰,像鑲嵌金花的金屬。那對于人,就像登臨高處眺望遠方,像君王使萬 眾朝拜,像擊鼓激發上萬名勇士去戰斗。那些得到陰柔之美的人,那么他們的文章就像初升 的紅日,像清新的風,像云,像霞,像煙,像幽深的樹林,像曲折的澗水,像微動的水波, 像珍珠玉石的光彩,像鴻鵠的鳴叫聲直入天空。那對于人,高遠得像嘆息,深遠得像思緒, 溫和得像欣喜, 凄傷得像悲戚。 觀看了那文章, 朗讀出那聲音, 那么寫文章之人的性情形狀, 都不一樣啊。

再說陰陽剛柔,根本只有兩樣,造物者把它夾雜著,而氣有多有少,有進退有消長,那 么就會多達成億成萬,以至于不可勝數,萬物就生發出來了。所以說一陰一陽是天地之道。 文章的變化多端,也像這樣罷了。夾雜二氣而偏重一方面是可以的,但如果偏重到了極點, 一種有而另一種卻完全沒有,還有那些剛算不得剛,柔算不的柔的,都不能夠說是文章。宋 朝歐陽修、曾鞏的文章,都是偏于柔美一方的,歐陽修能夠吸取與自己不同的人的長處,而 時常彌補自己文章的不足, 曾鞏能夠避免自己的短處而不犯錯。 我看您的文章差不多接近這 兩人了。 承您寄來的文章,刻本本來是給我的,(我就收受了),鈔本謹慎地封好寄還。但是 鈔本不能勝過刻本。文章各體裁中,書、疏、贈、序最好,記事文次一些,論辨文又次一些。 我在那里私自加了幾句評語,不一定恰當。《梅崖集》果然有過人的地方,可惜我沒有見到 那人。令郎和令甥都是有天才的人,不可限量,隨他們的喜好,做他們的文章,不要拘束他 們的途徑為好。秋天還熱,您身體好嗎?千萬自己保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wenyanwen/1088098.html

相關閱讀:明史?孫振基傳 閱讀附答案
“吳廣素愛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較閱讀及答案理解
實用類文本閱讀:《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練習與參考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閱讀附答案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閱讀訓練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