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唐河店嫗傳
(宋)王禹?①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為名。平時虜至店飲食游息,不以為怪。兵興以來,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懼。
端拱②中,有嫗獨止店上。會一虜至,系馬于門,持弓矢坐定,呵嫗汲水。嫗持綆缶趨井,懸而復止,因胡語呼虜為王,且告虜曰:“綆短,不能及也。嫗老力憊,王可自取之!碧斠蛳到幑,俯而汲焉。嫗自后推虜墮井,跨馬詣郡。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復懸一彘首。常山民吏觀而壯之。
噫!國之備塞,多用邊兵,蓋有以也,以其習戰斗而不畏懦矣。一嫗尚爾,其人可知也。近世邊郡騎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靜塞,在雄州曰驍捷,在常山曰廳子,是皆習干戈戰斗而不畏懦者也,聞虜之至,或父母轡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進者。頃,胡馬南下不過上谷者久之,以靜塞騎兵之勇也。會邊將取靜塞馬分隸帳下以自衛,故上谷不守。今驍捷、廳子之號尚存而兵不甚眾,雖加召募,邊人不應,何也?蓋選歸上都,離失鄉土故也。又月給微薄,或不能充。所賜介胄鞍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堅利壯健者悉為上軍③所取。及其赴敵,則此輩身先,宜其不樂為也。誠能定其軍,使有鄉土之戀,厚其給,使得衣食之足,復賜以堅甲健馬,則何敵不破?如是,得邊兵一萬,可敵客軍五萬矣。謀人之國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見其忠也。
故因一嫗之勇,總錄邊事,貽于有位者云。
【注】①王禹?(954??1001):字元之,濟州巨野人,任知制誥等職。②端拱:宋太宗號,988??989。③上軍:皇帝禁衛軍,駐守京師,備征戍。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系馬于門 圣人不凝滯于物
B. 以其習戰斗而不畏懦矣 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C. 胡馬南下不過上谷者久之 填然鼓之
D. 誠能定其軍 其孰能譏之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部表現近世邊兵之勇的一組是( )
①嫗自后推虜墮井,跨馬詣郡
②一嫗尚爾,其人可知也
③聞虜之至,或父母轡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進者
④胡馬南下不過上谷者久之
⑤其堅利壯健者悉為上軍所取
⑥誠能定其軍,使有鄉土之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短小精悍,敘事簡潔生動。敘事部分寫了唐河店嫗機智殺敵的一段故事,人物的瀟灑英姿躍然紙上。
B.本文先敘后議,在講了唐河店嫗的故事后,轉而議論,指出那些健壯的邊兵都被上軍所取,導致邊防告急。
C.本文議論簡明扼要,明白曉暢,舉出上谷不守的例子,說明“國之備塞,多用邊兵”是有道理的。
D.本文高度贊揚唐河店嫗和邊民英勇抗敵的精神,表明了自己備戰守邊的主張,內容充實,語言樸素自然。 參考答案:1.C
2.B
3.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wenyanwen/381287.html
相關閱讀:明史?孫振基傳 閱讀附答案
“吳廣素愛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較閱讀及答案理解
實用類文本閱讀:《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練習與參考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閱讀附答案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閱讀訓練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