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論語》中的兩個片斷,回答下面問題。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保ā豆遍L》)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弊釉唬骸吧迫耍岵坏枚娭,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①而為泰②,難乎有恒矣。”(《述而》)
注釋:①約:窮困。②泰:寬裕,豪華,奢侈。
(1)把上面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譯文:
(2)這兩段話都隱含了作者對做人的要求,這個要求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把怨恨隱藏在心里,表面上卻裝出一種與人友善的樣子,左丘明認為他可恥,我也認為他可恥。
(2)表里如一(內外一致、內外兼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wenyanwen/441077.html
相關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練習與參考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閱讀附答案
明史?孫振基傳 閱讀附答案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閱讀訓練附答案
“吳廣素愛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較閱讀及答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