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 題。
謝有順:心若嘈雜,在哪兒都不能安靜
廣州很大,而謝有順很閑。
他2001 出道時因“當代中國最輕的文學批評家”的身份聲名鵲起;他強調寫作中的精神追問,認為文學寫作最重要的是精神維度;多來,他集學者與傳媒人于一身,被世界經濟組織達沃斯論壇評選為“全球青領袖”。
“僅此而已,“足夠了”,“沒有過高的期許”……這些都是謝有順的口頭禪。對生活要求不高的謝有順談起自己理想的生活與理想的居所:“有一個大書房、一個小茶室、一個不會灰塵滿天的陽臺。書房可以放三墻壁的書,一張寫字的大書案,天氣不熱時,可以在陽臺看書讀報。僅此而已。”個人的空間要求不多,他認為,一個人不必尋找專門的空間“放空”自己。“心若嘈雜,在哪兒都不能安靜。不必對生活有過高的期許,什么樣的環境,做什么樣的期許和自我定位。”謝有順的理想生活要求不高,實現卻不易,尋常人沒有那么放松的心境。對生活本質的認識,如同對喝茶的理解一樣,他認為茶葉畢竟是一種樹葉,是每都會產出的自然之物,過分渲染茶葉的奢侈價值,反而忘記了喝茶的本質。
謝有順是70 后,有一段物質生活貧瘠的童。盡管物質匱乏,但家鄉小山村山清水秀,在他心里張揚著一種自然質樸的生命力。童的他,喜歡打開大門,走入廣袤的大自然。如今,對于過分豐富的物質環境,謝有順有某種天然的抗拒。過去的一,謝有順的微信朋友圈忠實地記錄他的生活:喝茶、寫字、會友、講課、開講座、在廣州郊區建工作室,在老家建房……他外表現代,內心還是個古人。
對于生活的理解,謝有順更多地是立足精神層面思考。他認為,工作和生活是一個有機體,很難說有怎樣的比例分配。嚴格意義上說,工作也是一種生活,就像活著本身也就是運動一樣。工作是一種特殊的生活,要從中找到樂趣,一個人才可以持續下去。這實際上是一個人的內在精神的外在體現,是一個人的“人品觀”。有人說中國沒有貴族,其實和西方的貴族精神相對的,應該是中國人身上所體現出一種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我們稱之為“君子人格”。
謝有順身上體現出的這種“君子人格”其實與他的家庭成長環境有關。他出生一個客家鄉村,故鄉是一個重讀書、重禮儀、重聲名,有非常濃厚的家族鄉土文化的地方。謝有順家里兄弟姐妹眾多,但父親從未放松對子女的教育。謝有順清晰記得自己家中堂掛的對聯。永遠是“兄弟和其中自樂,子孫賢此外何求”,每父親都用紅紙重寫一遍。在自家的門樓墻壁上也總是“教嚴成德”和“為善最樂”這兩句話。前者是關乎小孩的培養,后者是關乎一個人如何立世,“這應該是我們家的家訓、家風吧。”
兩前,謝有順有了孩子,他對孩子的未來沒有過多的期許。他說,最希望孩子具備的品質是善良、誠實、大度、勇敢、有同情心。如果說要給孩子樹立一定的財富觀,無非是取之有道,用只有方。錢財來得干凈,用得得體。
(節選自 5 月《新周刊》418 期,有刪改)
19.如何理解“他外表現代,內心還是個古人”這句話?(4 分)
20.簡析“廣州很大,而謝有順很閑!边@句話在全文結構中的作用。(5 分)
21.以謝有順為例,請分析文中“君子人格”的內涵以及與“家風”的關系。(6 分)
【參考答案】
19.(1)謝有順輕有為,然而他能正確認識自我。(1 分)(2)同時他又對生活期許不高,能戰勝物質的誘惑。(1 分)(3)對生活的追求與內心的調節達到和諧統一。(2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能力。分析“認識自我與戰勝誘惑”各 1 分,分析“追求與內心調節和諧統一”2 分。
20.(1)總領全文。文章圍繞謝有順“有閑”展開;(1 分)(2)與題目相照應。點明謝有順心“安靜”緣由;(2 分)(3)交待背景,通過廣州的“大”來反襯謝有順“閑”的品質。(2分)【解析】本題考查文章結構把握的能力。第三點如果答“襯托”,也可得 2分。
21.(1)君子人格的內涵:淡泊物欲享受、注重心靈生活、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在工作中尋找生活的樂趣;(答對其中三點給 3 分)(2)與“家風”關系:家鄉是一個重讀書、重禮儀、重聲名,有非常濃厚的家族鄉土文化的地方;(1分)父親從未放松對子女的教育,有傳家的“家訓”“家風” (1 分)希望自;
己的孩子具備的品質是善良、誠實、大度、勇敢、有同情心。(1分)【解析】本題考查探討文本的某些問題的能力。第二問“家風”要突出傳承,每一點得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wenyanwen/442828.html
相關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練習與參考答案
明史?孫振基傳 閱讀附答案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閱讀訓練附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閱讀附答案
“吳廣素愛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較閱讀及答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