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共4分)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題1】下列劃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聲非加疾也(疾:快,速,這里引申為“洪亮”)
B.而絕江河(絕:到達)
C.而聞者彰(彰:清楚)
D.用心躁也(躁:浮躁,不專一)
【小題2】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以親身體驗的“終日思”與“須臾學”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
B.荀子的文字樸實渾厚,節選兩段文字中選取的材料大都來源于生活,深入淺出,讓人感到親切可信。
C.第二段文字,作者從求學的方法和態度的角度來“勸學”,闡明學習要積累、要堅持不懈和要講方法的道理。
D.第二段運用了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的手法,從正反兩面設喻,如“騏驥”與“駑馬”,“蚓”與“鱔”等,形象生動。
答案:
【小題1】B
【小題2】C 答案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B(“絕”應為“橫渡”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小題2】試題分析:C(“要講方法”應為“要專心致志”。)
考點: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wenyanwen/467423.html
相關閱讀:“吳廣素愛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較閱讀及答案理解
明史?孫振基傳 閱讀附答案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閱讀訓練附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閱讀附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練習與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