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愛。兼所愛,則兼所養也。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豈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今有場師,舍其梧?①,養其?棘②,則為賤場師焉。養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則為狼疾③人也。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飲食之人無有失也,則口腹豈適④為尺寸之膚哉?”(《孟子?告子章句上》)
【注】①?:梧桐。?(jiǎ):即楸樹,也是一種木質很好的樹。②?(èr):酸棗。棘:荊棘。③狼疾:同“狼藉”,昏亂,糊涂。④適。通啻”(chì),僅僅,只。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人們對于自己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愛護,看一個人對身體的護養好不好,應該看他注重的是身體的哪一部分。
B.孟子認為作為一位園藝師,就不應舍棄梧桐楸樹,卻去培養酸棗荊棘,同樣的道理,人們不能為護養一根指頭而失去整個肩背。
C.孟子指出,身體的組成部分分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曉得吃喝、護養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們的鄙視。
D.孟子主張一個人的吃喝不要只為了護養那一尺一寸的肌膚,還應該有更高的追求,否則,他將失去一些更為重要、更為可貴的東西。
(2)“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說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請結合上面的選段,簡要說明你對“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C
(2)【參考答案】孟子的“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說的是不要因為小的部分而損害大的部分,不要因為次要部分而損害重要的部分!靶 焙汀百v”指的是飲食、生命等的東西,“大”和“貴”指的是仁義道德,如果兩者發生了沖突,一定要舍小取大。(意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wenyanwen/474849.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閱讀訓練附答案
明史?孫振基傳 閱讀附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練習與參考答案
“吳廣素愛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較閱讀及答案理解
于休烈,河南人也 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