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字叔寶,五歲,風神秀異。祖父?曰:“此兒有異于眾,顧吾老,不見其成長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驃騎將軍王濟,?之舅也,俊爽有風姿,每見?,輒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庇謬L語人曰:“與?同游,?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及長,好言玄理。其后多病體羸,母恒禁其語。遇有勝日,親友時請一言,無不咨嗟,以為入微,樞巴醭斡懈呙,少所推服,每聞?言,輒嘆息絕倒。故時人為之語曰:“衛?談道,平子絕倒!背渭巴跣、王濟并有盛名,皆出?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妻父樂廣,有海內重名,議者以為“婦公冰清,女婿玉潤”。
辟命屢至,皆不就。久之,為太傅西閣祭酒,拜太子洗馬。(衛)?(衛?兄)為散騎侍郎,內侍懷帝。?以天下大亂,欲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寶去也!?啟諭深至,為門戶大計,母涕泣從之。臨別,?謂兄曰:“在三①之義,人之所重。今可謂致身之日,兄其勉之!蹦朔鲚浤皋D至江夏。
?妻先亡。征南將軍山簡見之,甚相欽重。簡曰:“昔戴叔鸞嫁女,唯賢是與,不問貴賤,況衛氏權貴門戶令望之人乎!”于是以女妻焉。遂進豫章。是時大將軍王敦鎮豫章,長史謝鯤雅重?,相見欣然,言論彌日。敦謂鯤曰:“昔王輔嗣吐金聲于中朝,此子復玉振于江表②,微言之緒,絕而復續。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③,何平叔若在,當復絕倒。”?嘗以人有不及,可以情;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終身不見喜慍之容。
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物上,恐非國之忠臣,求向建?。京師人士聞其姿容,觀者如堵。?勞疾遂甚,永嘉六卒,時二十七,時人謂?被看殺。葬于南昌。謝鯤哭之慟,人問曰:“子有何恤而致斯哀?”答曰:“棟梁折矣,不覺哀耳!毕毯椭,改塋于江寧。丞相王導教曰:“衛洗馬明當改葬。此君風流名士,海內所瞻,可修薄祭,以敦舊好!焙髣?、謝尚共論中朝人士,或問:“杜?可方衛洗馬不?”尚曰:“安得相比,其間可容數人。”?又云:“杜?膚清,叔寶神清!逼錇橛凶R者所重若此。于時中興名士,唯王承及?為當時第一云。
注:①韋昭注:“三,君、父、師也。”“在三”為禮敬君、父、師。②金聲玉振: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中朝:洛陽。江表:長江以南。③指正始間以何晏、王弼為首的魏晉玄談風氣。
【小題1】下列加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顧吾老顧:只是B.長史謝鯤雅重?雅:非常C.子有何恤而致斯哀?恤:憂慮D.杜?可方衛洗馬不?方:比方【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A.其后多病體羸 / 兄其勉之B.故時人為之語曰 / 為門戶大計C.昔王輔嗣吐金聲于中朝 / 于時中興名士D.于是以女妻焉 / 以王敦豪爽不群【小題3】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說明衛?“為有識者所重”的一組是:(3分)
、偌伴L,好言玄理。 ②遇有勝日,親友時請一言,無不咨嗟,以為入微。 ③昔王輔嗣吐金聲于中朝,此子復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緒,絕而復續。④(征南將軍山簡)于是以女妻焉。 ⑤終身不見喜慍之容。 ⑥杜?膚清,叔寶神清。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衛?自幼便風采出眾,其祖父常常遺憾自己看不到他長大,其舅舅雖然也很俊秀,但在他面前也會自慚形穢。B.衛?姿容美麗,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引來很多人觀看。他到都城時甚至“觀者如堵”。結果被看得多了,就死了。C.衛?善談玄理,見解精到入微。王敦認為衛?延續了魏晉以來一度斷絕了的清議玄談的風氣。D.天下大亂的時候,衛?極力勸說母親為保存家族血脈南下轉移,又勉勵兄長好好扶持皇帝,以身效忠。【小題5】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10分)
。1)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3分)
。2)?嘗以人有不及,可以情;非意相干,可以理遣。(3分)
。3)此君風流名士,海內所瞻,可修薄祭,以敦舊好。(4分)
答案:
【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B
【小題4】B
【小題5】(1)童時乘白羊車入集市,看見的人都認為他是玉人,整個都城的人都前來觀看。(“總角”1分,“傾都”1分,句意1分)(2)衛?曾經認為人如果有做得不夠的地方,可以在情感上對他加以寬;如果不是有意冒犯,可以用理性加以排遣。(“可以”1分,“干”1分,句意1分)(3)這位先生是英俊有才華的名士,是天下人都敬仰的人,可稍加祭奠,來勉勵舊時的朋友。(判斷句2分, “風流”1分,“好”1分) 答案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方:并排或相當。
【小題2】
試題分析:于:在。 A 那 /語氣副詞,一定。 B因為 /為了 D 把 /因為
【小題3】
試題分析:①“好言”不一定就被看重,說得好才能被看重。②是指衛?見解精到。③是對當時的影響。④山簡欣賞衛?才把女兒嫁給他。⑤喜怒不形于色不能成為被看重的原因。⑥“神清”是時人對衛?的評價。
【小題4】
試題分析:衛?雖名為“看殺”,實際卻是因“勞疾遂甚”而死。
【小題5】
試題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現象:(1)總角:童(總角之宴,言笑晏晏)。傾都:全城(傾國傾城)。(2)嘗:曾經。以:認為。不及:做得不好(的地方)。情。涸谇楦猩霞右詫捤。意:有意。干:冒犯。(3)此君風流名士,海內所瞻:判斷句,……是……。以:來。敦:勉勵。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時考查理解文言實詞、虛詞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wenyanwen/484761.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閱讀訓練附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閱讀附答案
“吳廣素愛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較閱讀及答案理解
明史?孫振基傳 閱讀附答案
實用類文本閱讀:《蘇東坡傳(節選)》(林語堂)練習與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