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有個剃頭匠
杜衛東
這位剃頭匠,個子不高、五十歲上下,攤位緊鄰街心公園的旁門。按說位置不錯,可是據我每天散步時觀察,他的生意最為清淡,供顧客等候坐的三只小凳子基本上沒有派上過用場,甚至還出現過旁邊兒的剃頭匠借用的情況。我印象中,他最標志性的姿勢是,坐在椅子上兩腳搭著一只木凳,面無表情,兩眼微閉。不過,無論出現什么情況,只要不是狂風突至、暴雨傾盆,他總是以這種姿勢耐心地等待顧客光臨,直到夜色如一團水墨洇開,一點兒一點兒把他湮沒。
唯一的一次反常,是他急赤白臉地追上了一個老頭兒,說,您給我的這五塊錢是假鈔。老頭兒不以為然,說怎么可能,五塊錢的票子也造假,犯得上嗎?剃頭匠怕他不換,晃晃手中的紙幣,有點氣急敗壞,您看看,您看看,多薄!麻煩您給換一張吧,謝謝您了!
就是那時候,我冒出了一個想法:做他的主顧。
我注意觀察過了,這個剃頭匠理出的發型雖然傳統,但是比較符合我的審美趣味。
剃頭匠訥于言,每次理發你不說話他不言聲,偶有問答也是簡單地應對。剃完頭他會看著鏡子里的我問,行嗎?我說行,他便解下我的白圍裙用手一抖,臉扭向一旁,等著付錢。錢給了,他的嘴角會向上咧一下,似笑非笑,然后把新收的錢和先前收的錢摞在一起數一遍,放進貼身的口袋里。只有這時,他木然的臉上才會露出一絲欣慰的神色。
有一次我找他理發,他不在。旁邊的剃頭匠告訴我,他去街心公園的大排檔吃飯了,如果你不急,就等一會兒;如果急,就由我來。那天下午我正好有一個活動,非去不可,等不及了,就由旁邊的剃頭匠代勞。
我有一搭無一搭地問:為什么他的生意那么清淡,你的生意這么好?我覺得他手藝也不孬啊。這位剃頭匠說,其實這人特別厚道!那天一個老太太剪頭,把錢包落下了,他連拉鏈都沒打開,愣是等到晚上八點老太太找回來。
這位兄弟還告訴,剃頭匠有一個兒子,今年高考落榜,正在家里復讀。剃頭匠要負擔兒子復讀的費用,還要為兒子的將來做些積累,所以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平時的午飯就是一張烙餅,偶爾吃一碗牛肉面便是改善伙食了。但是他過得并不快樂,因為兒子和他不親,恥于說老爸是個路邊剃頭匠,這讓他有點失落和傷心。
我聽了卻心頭一動,在對剃頭匠寄予同情的同時又頓生敬意。
沒想到,與世無爭的剃頭匠有一次險些和客人動了手。
那天散步,我目睹了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剃頭匠干完了一個活兒,解下客人的白圍裙,照例用手抖了抖上面的頭發茬,然后等著付錢?墒悄俏豢腿擞檬趾鷩:鷩n^,對著鏡子左照右照,臉上漸露慍怒之色,嘿,嘿,你這給我剃的是什么玩意兒呀,跟狗啃的似的!
剃頭匠一臉茫然,他瞅瞅剛剛理完的頭,嘟囔一句:這活兒沒毛病呀。
怎么沒毛病呀!客人六十來歲,一看就是屬于那種愛占小便宜的人。
大家前后左右圍觀評價著那位老兄的腦袋,紛紛搖頭:這不是剃的挺好看的嗎?有剃頭匠的同伴過來調解,說這份活兒就少收點錢。
少收點錢就行啦,我這腦袋怎么出門呀?那位老兄佯裝不干,以攻為守。
剃頭匠也不干:他憑什么少給錢呀,我這活兒干得有毛病嗎?
那位老兄急了:嘿,你還來勁了?說著上前去揪剃頭匠的領子,你看看我這鬢角,誰讓你去這么短的。
這時,圍觀的人群中一個年輕后生擠出來,橫在了兩人中間,怒斥一聲:你放開手,不準欺負他!
這后生我認識。那天散步時突遇暴雨,我和他在一處房檐下避雨,閑聊中知道他老家在河北農村,來北京打些零工,在街心公園的兒童游樂場收門票,一天六十元,給家里減輕點負擔。想來他是下班經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那位老兄愣了一下,便問:嘿,你算哪一出兒,管什么閑事?年輕后生雙拳緊握、怒目而視:我告訴你,他是我爸爸!
我聽了,心頭怦然一動,不由看了一眼年輕人身后的剃頭匠。只見剛才還沮喪委屈的這位兄弟,臉頰微紅,在夕陽的映照下,雙眼竟泛起一層淚光。
4.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一團水墨洇開”運用比喻手法,“一點兒一點兒”運用反復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夜色慢慢加濃的景象。
B. “我”是一個不追求潮流的人,選擇做剃頭匠的主顧,就是因為他理出的發型傳統,比較符合自己的審美趣味。
C. “我”與另一個剃頭匠的聊天內容反映了主人公的善良,這消除了你“我”對他的歧視,使“我”對他產生敬意。
D. “我”是小說的線索,是一個全知視角,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場景等通過我的視角呈現出來。
5. 文中兩處劃線句子分別表現了主人公怎樣的心理?請簡要分析。
(1)只有這時,他木然的臉上才會露出一絲欣慰的神色。
(2)臉頰微紅,在夕陽的映照下,雙眼竟泛起一層淚光。
6. 前文寫剃頭匠的兒子“恥于說老爸是個路邊剃頭匠”,而后文卻寫他說“我告訴你,他是我爸爸”,小說這樣安排是否矛盾?為什么?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答案】
4. A5. (1)“木然”表現了剃頭匠因家庭經濟負擔過重和得不到兒子的尊重而內心感到不快樂!靶牢康纳裆北憩F了他因生意有了進項而感到滿意、寬慰。(2)表現了剃頭匠因為兒子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自己并在自己受人欺負時出面護衛的激動和欣慰之情。6. 不矛盾!皭u于說老爸是個路邊剃頭匠”是剃頭匠的兒子作為學生時虛榮心的表現;“我告訴你,他是我爸爸”是他面對外人欺負父親時,作為兒子,承擔起保護父親責任的表現。這反映了剃頭匠的兒子思想的變化,他從打零工的生活體驗中,理解到了父親賺錢的不易和工作的辛苦,改變了對父親的看法,并克服了虛榮心,懂得了尊重父親。這樣安排更好地表現了兒女對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是父母最大的快樂的主旨。
【解析】
4. 試題分析:B項,“就是因為他理出的發型傳統,比較符合自己的審美趣味”分析不全面,還有一個原因是對剃頭匠生意冷淡的同情。C項,“‘我’對他的歧視”錯誤,“我”對剃頭匠沒有歧視。D項“全知視角”錯誤,文中的“我”是一個有限的視角,只能限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5.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句子表現的心情的題目,答題分關鍵是根據句子中的動作、神態描寫分析,如(1)中,根據“木然”“欣慰的神色”分析“不快樂”“滿意、寬慰”的心情。
6.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文章分內容的合理性的題目,答題的關鍵是分析這種轉變的合理性,前面的表現是“虛榮心”后面的表現是“責任感”,然后分析原因是自己的生活的經歷。
點睛:小說的解讀注意五位一體的原則,即“主題”“環境”“情節”“人物”“標題“五位要同時解讀,分析一種要從其余的幾個角度進行分析。分析情節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節的內容是相輔相成,還是矛盾的對立,然后這些情節在人物的塑造、環境的再現、主旨的表達以及和標題的照應的角度進行分析。此題注意分析兒子態度變化的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xiandaiwen/1124205.html
相關閱讀:無機材料大師嚴東升:生而為國 閱讀附答案
《論讀書》閱讀答案
中學生課外閱讀訓練與答案:《如果麥子沒有考驗》
有一種愚蠢,叫“用朋友圈試探人性”閱讀附答案
魯迅自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