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遠離反式脂肪酸
葛聲
路過西點屋,誘人的香味就會撲鼻而來。人們很難抵擋這樣的誘惑力??吃一塊奶油蛋糕吧。正在此時,你的腦袋也許會飄過一絲疑慮:公眾近期關注的反式脂肪酸問題是不是真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誘人的奶油蛋糕,還能吃嗎?吃了之后,會生病嗎?
反式脂肪酸來源大約有兩類:一類來自于天然食物:如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脂肪和奶制品中,脂肪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產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大約占總脂肪的2%~5%,這一類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健康無害。另一類則是在油脂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如油脂的精煉脫臭處理過程中可產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主要是在油脂氫化過程中產生。油脂的氫化技術是指采用化學的手段加氫,將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飽和脂肪酸的過程。油脂的氫化過程中,有少量的脂肪酸會發生構型改變,從天然順式結構,異構為反式結構,并使原本為液態的植物油變為固態或半固態的氫化植物油。
植物油氫化后常溫下呈固態,氧化穩定性好,口感佳,可塑性好。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它的蹤影。在奶油蛋糕、奶油面包、曲奇、炸薯條、薄脆餅、油酥餅、麻花、沙拉醬,尤其是奶油蛋糕、奶油夾心餅干、泡芙中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香香滑滑的奶茶、咖啡伴侶、冰淇凌、人造奶油巧克力中都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之一,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比動物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還要糟糕。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同時還會減少可預防心臟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反式脂肪酸還會增加人體血液的黏稠度,易導致血栓形成。我國一項涉及20個城市的調查也表明,如果以每天攝入0.5克反式脂肪酸為基礎,每增加0.1克反式脂肪酸,心血管病的發生率會增加1倍。
美國研究人員認為,大量攝取反式脂肪酸會加快認知功能衰退,引發老癡呆。
此外,反式脂肪酸還會誘發腫瘤、哮喘、Ⅱ型糖尿病、過敏等病癥。反式脂肪酸對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和成長中的青少也有不良影響。
雖然反式脂肪酸不利于健康,但對于已經適應眾多人造美味的現代人,怎樣做才能規避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
最重要的一點無疑是管住自己的嘴。
反式脂肪酸出現頻率最高的,還是一些誘人的甜點和奶茶、冰淇凌、巧克力、糖果等。這些食物我們稱之為零食。所謂零食,就是每天攝入量應該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能影響正餐的進食。大量進食一些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也是造成現在代謝性疾病高發的一個危險因素。限制零食的攝入,不但可以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風險,還有助于控制飲食總熱量,幫助控制體重,改善糖耐量。
要多學習一些營養的基本知識。學會選擇一些健康和美味兼顧的零食,如水果、堅果、酸奶、蒸玉米、烤紅薯類以及家庭自制的面包、點心等。
另外,多回家吃媽媽和家人烹飪的天然食物。既可明確規避反式脂肪酸的騷擾,又可增進家人的感情交流。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選自11月19日《文匯報》,有改動)
1.根據上文,說說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畫線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凡是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都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因此,公眾近期關注的反式脂肪酸問題絕不是危言聳聽。
B.在采用化學手段對油脂加氫,將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飽和脂肪酸的過程中,會產生固態關固態的氫化植物油。
C.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的增加是大量吸入反式脂肪酸的結果,這一結果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危險。
D.反式脂肪酸常常出現在一些誘人的零食中,所以有效避反式脂肪酸的騷擾,必須克服吃零食的習慣。
4.子敬的媽媽今40歲了,身體尚好,只是血粘稠度較高,平時特別愛吃香甜可口的奶油夾心餅干。如果你是子敬,能根據這篇文章的相關知識給媽媽一點建議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②加快認知功能衰退,引發老癡呆;
、壅T發腫瘤、哮喘,Ⅱ型糖尿病、過敏等病癥;
④對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和成長中的青少有不良影響。
2.列數字。這里用調查所得的具體數據有力說明了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全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意對即可)
3.B
4.媽媽,奶油夾心餅干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血粘稠度,形成血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您還是不要吃了。(不唯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xiandaiwen/365987.html
相關閱讀:魯迅自傳閱讀答案
《論讀書》閱讀答案
有一種愚蠢,叫“用朋友圈試探人性”閱讀附答案
無機材料大師嚴東升:生而為國 閱讀附答案
中學生課外閱讀訓練與答案:《如果麥子沒有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