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不問用不用,只說知不知 閱讀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現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不問用不用,只說知不知 梁衡

①記得一次去看望季羨林先生,談話間我提到:“您關于古代東方語言的研究對現在有什么用?”先生說:“學問不能拿有用沒用來衡量。當年牛頓研究萬有引力有什么用?”一語如重錘,敲醒了我懵懂的頭腦。

②是的,對學者來說,做學問單單是為了有用嗎?顯然不是,不僅牛頓研究萬有引力時不這樣問,哥白尼研究天體運動、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時都不這樣問。如果只依有用沒用來衡量,許多人早就不做學問了。開普勒發現了眾星運動規律后說:“認識這一真理已實現了我最美好的期望。可能當代就有人讀懂它,也可能后世才有人能讀懂,這我就管不著了!

③他們不管,誰來管呢?自然有下一道程序,由實踐層面的人??設計師、企業家、政治家等去管。社會就這樣接續發展,科學就這樣不斷進步。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后,又經過了40年,這期間通過許多人的努力,第一顆原子彈才爆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稍有區別,但也有一些看似無用的東西需要人去靜心研究。馬克思本來身在工人運動第一線,當他深感工人運動缺少理論支持時,就退出一線去研究《資本論》等理論。當時他已窮得揭不開鍋,他說:“從來沒有像我這樣一個最缺少貨幣的人來研究貨幣!比绻麨榱擞杏茫顟撊ソ浬,先賺一把貨幣。他的理論讓后來實踐層面的革命家、管理者演繹出一個轟轟烈烈的新時代。

④原來知識是分上游、下游的。上游是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解決規律層面的問題;下游是執行和操作的方法,解決實踐層面的問題。上游是科學,下游是技術;上游是學術、是思想,下游是方案、是行動。由于科學、學術的超前性,許多科學家、學者經?床坏阶约簩W問的實用結果。但他們并不悲傷,并不計較,他們不管用與不用,只管知與不知,只要不知道的事就去研究。他們雖說不問為什么,但他們堅信知識對人類有用。事實上,每一項新知識都對人類產生了重要作用,有的簡直是驚天動地。倫琴、居里夫人、盧瑟夫等一批研究放射性、原子能的早期科學家,并沒有想到后來的原子彈及和平利用原子能。就是季羨林先生也沒有想到他研究的梵文、吐火羅文在40年后讓他破譯了一部天書,補回了一段歷史。

⑤正因為這樣,我們才強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包括對未知世界、對自然界、對星空、對生態的尊重。因為一切未知中都藏有真知,而面對茫然的未知世界,那些勇敢拓荒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們治學時不問有用沒用,正是因為他們講大用而不計小用,看將來而不計眼前,為人類之大公而不謀個人小利。這些以學問為樂趣,為人類不斷擴充知識邊界的人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探知過程中所表現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治學態度和做人準則,對后人來說比他們提供的知識還重要。

15.請選出以下最適合作為第②、③段的事實論據的一項是( )(3分)

A.衡量有用沒用的標準是所研究的東西是否有利于人類發展,而不僅僅在于它眼前是否能提供許多財富。

B.哥白尼臨死前,他的《天體運行》才出版。這時他已雙目失明,只用手摸了一下這本耗盡他一生精力的書便辭世了。

C.清初地理學家劉獻廷主張做學問要經世致用,兼濟天下。他注重實地考察,探索自然規律為百姓服務。

D.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當你研究一個新事物時,并不知道它是否有用,但是為了興趣一直去探索。

16.談談你對第⑤段畫線句子的理解(5分)

17.通讀全文,說說作者認為做學問的真正意義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

15、B

16、這句話寫出了值得尊重的學者的治學理念(態度):①不拘泥于做學問是否能帶來現階段的個人利益;②做學問講求的是為了認識真理,為人類探尋未知世界;③關注的是為后人開啟未來探索之路;④淡泊名利的治學態度和做人準則。

17、作者認為做學問的真正意義是:①做學問不能僅用有用沒用來衡量,沒有學者在理論層面的開拓性研究,就沒有后來人實踐層面的豐碩成果;②做學問來不得急功近利,講究功到自然成;③做學問在于勇于追求真知,勇于拓荒;④做學問在于研究時的樂趣,以及留給后人的精神財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xiandaiwen/601369.html

相關閱讀:無機材料大師嚴東升:生而為國 閱讀附答案
有一種愚蠢,叫“用朋友圈試探人性”閱讀附答案
《論讀書》閱讀答案
魯迅自傳閱讀答案
中學生課外閱讀訓練與答案:《如果麥子沒有考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